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一级编剧、八桂学者 胡红一
我们先来看下这组数据:3年间,由20人组成的摄制团队穿越16城,走访32个博物馆档案室,抢救性采访37名70岁以上的老人,206位亲历者后代、权威研究专家,历经1095个日夜,行程13140公里,翻阅1128万字文献,记录34980分钟影像素材……还远赴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亲历者、革命先烈家属和历史专家,掌握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了1925年至1949年八桂大地上演的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让广西儿女骄傲的红色传奇。
以上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和信息,其实,已经透露了“如何创新表达红色故事”的密码和谜底。在美剧、韩剧、各类迷你剧铺天盖地,故事翻新好戏连台;好莱坞、宝莱坞大片云集,变着花样制造各类新老故事;生于数字化时代的90后00后们,已经成为观影甚至拍摄制作主力军的今天,运用最为质朴的纪录片形式,忠实还原真实历史事件,忠诚展现历史人物真情实感,为当下老中青三代人讲述一个又一个事关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红色故事,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纪录片《红色传奇》的主创们,却真的做到了。
时光匆匆、白马过隙,这些“轻性命重信仰”的传奇人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却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他们,以及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红色历史题材,在新时代的如何通过更丰富的表达和传播,来吸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也就是说《红色传奇》的最大的看点和内在价值是什么?我相信,今天所有观众和研究者的追问和探讨,当初一样拷问煎熬着所有的主创人员。
记得有一天,当我和广西一大帮的作家艺术家们,在看完《红色传奇》第一季之后,着实被感动甚至被“惊艳”了。《星火初照》《千里来龙》《英雄拔哥》《壮家英魂》《桂北之殇》《漓江亢歌》《向死而生》《战地黄花》《雷声惊天》《风展红旗》……无论是看到哪一集,“心头一暖、眼圈一热、换位一想、为之一振”都是贯穿始终的观看体验,产生油然而生的视听感受和美学升华。投资并不大,主创也不“牛”的纪录片《红色传奇》,货真价实地完成了创意之初的艺术追求。
红色历史题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难题,甚至是“死穴”。
将党史故事化、形象化、生动化,是《红色传奇》的最大艺术特色和技术抓手。无论是讲到什么级别的人物,不管主人公经受什么样的生死考验,摄影机镜头及画外解说始终不脱离最为行之有效的“以小见大、以情动人、以史育人”。以记录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广西历史中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感,一系列不加虚饰的史实情节,印证了八桂红色土地上涌现的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的形象。就因为该片“把英雄当成活生生的人来描写”,当年老一辈革命者为了党的事业和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一切的壮烈事迹,才会让观众感同身受、血脉贲张、为之振奋歌哭。毫无疑问,不去居高临下地灌输说教,不做徒劳无功的“党史的搬运工”,而是抓住人性和人格来展示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是《红色传奇》获得成功的艺术法宝。
用北方俗话说,真实是一把锥子,扎哪儿哪儿“疼”,扎哪儿“出血”。是的,真实无疑最为实在。然而,该片的主创人员,无意识或有目的地用活玩转了“真实”和“想象”这两只看似悖论的魔法球,将一部本以为枯燥无味的《红色传奇》,拍成了同类题材的精品和教材。既然有温度的真实才能打动人,那么剧组怀揣艺术理想,深入挖掘历史事实的本身,就是“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朝拜和励志故事。
这些有血有肉的革命形象和历史故事,光凭翻阅资料和后期特技是做不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那些假的东西,经不起推敲“一捅就漏”。因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生,跟当年的革命者几乎都是同龄人。同龄人跟同龄人之间,无论什么年代背景,都跳动着同样的脉搏,澎湃着同样的热血,放飞着同样的憧憬,当《红色传奇》中凭借真实镜头和忠诚信仰所传递出的青春理想,面临生死抉择守底线,或遭受灭顶之灾不屈服时,才会跨越荧屏和历史时空产生换位思考和移情通感:“如果换成我,将会怎么做?”从而,让青年人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
纪录片《红色传奇》让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都活了起来,都传了下去,都留在心间……这就是,对“红色故事”创新表达。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