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布隆迪布班扎省的一个农村,家境贫寒。2014年,我大学毕业,却一直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到家乡,靠种地谋生。
2016年,我遇到了来田间考察的中国水稻专家,他们同我讨论了一些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问题。考虑到我的语言能力不错,并且对水稻种植有着浓厚兴趣,专家们请我加入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布隆迪的示范项目。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专家组与村民沟通。由于我工作积极努力,专家组把我作为水稻种植的重点培养对象。
跟着中国专家,我学会了水稻栽培技术,并在自家农田里种下了中国杂交水稻。我负责的3公顷土地被列为“示范田”。两年时间里,我种植的四季水稻均获得了大丰收,每季产量达到每公顷10吨以上,相当于当地品种产量的两到三倍。种植水稻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了以前的6倍。我得到了2400万布隆迪法郎(约1.3万美元)的纯收入。后来,我被推选为当地农民技术员的布方带头人,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杂交水稻。村民们很信任我,大家认真投入到新品种的种植中。
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我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盖了新房,买了汽车,也结了婚。父母看到我和中国专家一起为村民们传授水稻种植经验,他们也为此感到高兴。
现在,我家乡的45公顷土地都成为中国杂交水稻示范田。2018年3月,这里培育的“川香优506”获得布隆迪政府认定,成为非洲率先获得国家颁证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我的家乡,130多个家庭、1000多人因为种植中国杂交水稻而改善了生活。他们有了更多收入,很多人修建了新房子,购买了新的良田,也不再为孩子们上学的学费而发愁了。目前,中国专家组正在为推进涉及97个村的225公顷水稻示范种植项目而努力,我有幸参与其中。
因为在水稻种植方面取得的成功,我被选为布隆迪“国家励志创业典型”,到全国各地作创业报告并指导技术培训,带领着更多民众脱贫致富。最近,我被任命为布隆迪内政、爱国主义教育与地方发展部地方发展司司长,负责在全国推广农业合作社。我发觉,在这样的推广工作中,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验很重要。这一连串的“幸运”背后,离不开中国专家真诚的帮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勤劳踏实的品格。我的父母多次告诉我:“你拥有了美好的生活,实现了梦想,要好好感谢中国专家。”
中国专家的到来,改变了我和很多布隆迪人的命运。我到中国出差时,特意购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法文版,希望更好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正是有了共建“一带一路”这个广阔平台,我和村民们掌握了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本领,打开了人生新的可能。我希望继续努力,为促进布中合作交流、构建更加紧密的非中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为布隆迪内政、爱国主义教育与地方发展部地方发展司司长,本报驻南非记者吕强采访整理)
(责编:杨光宇、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