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千百年来,伊洛瓦底江连接中缅两国,人民和睦相处,建立起“胞波”情谊。
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受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9年后再次访缅,也是习近平主席的新年首访,意义非凡。今天小组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近些年中缅两国间的互利共赢故事。
2019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
密支那的夜晚
每年4月份开始,缅甸最大城市仰光总是会陷入“电荒”,每天多次停电,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轮流供电,但缅甸北部克钦邦的首府密支那,入夜后却灯火通明。
密支那何以如此?因为有小其培水电站“鼎力相助”。
小其培名字中带“小”,但作用一点也不小。从2013年9月开始供电直至2019年底,小其培电站已经累计供电7.83亿千瓦时,发电量占到缅北地区的60%。
这样一家造福当地的水电站是什么来头呢?原来,它由中资企业国家电投的缅甸子公司建设完成。
电站建成后,不少当地民众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家电器行老板说:本地的电器店多了,电器生意也比原来好做了。
一位米粉店店主则说:曾经家里的灯泡几乎不亮,现在电视、电扇、电饭锅都开着,一点问题都没有。
近年来,随着缅甸经济发展提速,缅甸的用电需求正以每年约19%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需求300兆瓦—500兆瓦。
但缅甸全国1088万户家庭中,半数家庭缺电少电,4.3万多个村庄尚未并入国家电网。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说,缅甸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改善,首先应发展电力产业。在缅甸很多城市,来自中国的电力建设者正与当地民众携手合作,努力破解缺电难题。
中国电建便是参与建设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建就进入缅甸市场,参与了缅甸绝大多数水电站的勘测设计,承建了缅甸耶瓦水电站、太平江一级水电站、达吉达燃气电站、皎喜燃气电站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
有了路灯照明,连接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等城市的公路变得异常繁忙。“照明不仅代表有了电,更意味着有光明前景”,如昂山素季所言,电力的畅通正为缅甸照亮更加光明的发展远景。
皎喜电站
“油气大动脉”10年风云
家里有“矿”、可是运不出去,是种什么心情?缅甸深有体会。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显示: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换算成油气和天然气,约为1.6亿桶石油和20.1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这么丰富的油气资源,若能出口可是一笔大生意。可是,缅甸因为工业化程度不高、缺少资本,没法凭一己之力修出跨境能源大动脉。于是,兼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中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能源部签署协议,由中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
一艘油轮停靠在缅甸皎漂马德岛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卸油码头,准备卸载石油
如今,在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港上,人们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中远“远富湖”号油轮缓缓停靠在30万吨码头上,向港口卸载原油;原油被储存到单座储量10万吨的储油罐内,经771公里的中缅原油管道进入中国。
修这样一条管道有什么好处呢?对缅甸来说,油气销售难题迎刃而解,出口创汇也不在话下。
同时,管道的本土化经营策略让当地人有了就业新去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雇佣缅籍员工900多人,本土化率达80%;226家缅甸本土企业先后参与管道项目建设,在项目运营工程中实现创收。
项目不仅关注盈利,也兼顾了管道沿线的社区发展。截至2019年12月,项目累计投入2700多万美元,在管道沿线开展了282个社会经济援助项目,帮助近3万名青少年改善就学环境,近90万人获得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这条油气管道对中国的意义也不可小觑。在中缅石油管线建成之前,能源进口主要从东南、东北、西南三个方向完成,缺少国内管线的均衡布局,且西南方向只有马六甲海峡一条管线,地缘政治风险较大。
如今,中缅油气管道经缅甸直接进入中国西南四省,补齐了油气管线在境内的布局,对中国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由皎漂港,面向印度洋
缅甸有能源富矿,但更有良港,皎漂港便是其中翘楚。在缅甸若开邦,兰里岛与大陆构成南北向狭长海港——皎漂港。
为何皎漂港是良港代表呢?其坐东面西,朝向印度洋,港外航道深,港内风浪小,自然水深24米左右,可航行或停泊25-30万吨级远洋客货轮船,是货真价实的天然良港。
缅甸对皎漂港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其优越的港口航运条件,还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皎漂港所在的皎漂经济特区,是计划修建的中缅铁路的终点和已投产的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
早在2014年9月,缅甸登盛政府便就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工业园、住宅区三个项目面向国际公开招标。
随后2个月内,由中信集团、中国港湾、招商局国际、天津泰达、云南建工(云南建投的前身)、泰国正大组成的项目投标联合体,参与了深水港和工业园项目的投标。
2015年12月30日,前述联合体中标在皎漂深水港和皎漂工业园项目中双双中标,2018年11月8日,完成合作框架协议的最终签署。
对皎漂经济特区的投资,已经完全不同于中国企业以往在缅甸能源产业的投资。因为前者紧扣缅甸经济发展与产业现状,符合长远产业调整的眼光。
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尤其是结合皎漂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中信联合体的标书计划来看。皎漂经济特区是缅甸规划中的三大特区之一,对缅甸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p#分页标题#e#中信联合体的标书则透露,意向建设的工业园项目占地约1000公顷,规划入园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建材加工、食品加工、近海服务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及科技资本密集型产业。至于深水港项目,其包含10个泊位,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达780万吨散杂货,490万TEU集装箱。
这些建设成果将为缅甸带来什么呢?时任中信联合体授权代表袁绍斌是这么说的:未来50年,港口和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营预计将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为缅甸政府带来100多亿美元的累计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缅甸北克钦邦与230千伏主干网连通工程项目现场。
山水相连,血脉相通
长期关注东南亚问题的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老师告诉小组:
“中缅民心相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既要实现中缅经济关系的双赢,更要重视缅甸内部复杂的央地关系、企业与民众的关系,促使中资企业与缅甸政府、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实现多赢局面。”
中国在缅甸市场的经贸投资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拉近了中缅两国百姓的距离。除了经贸合作外,中缅两国在民间沟通方面早已有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
中缅两国自古至今都有着密切的民间往来。从19世纪中叶起,大量中国人移居缅甸,据不完全统计,缅甸华侨华人及其后裔的总人数已达到250万,旅缅侨胞遍及全缅各省、邦。
时至今日,中国也成为缅甸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仅2019年1至10月,中国赴缅游客便达59.4万人次,两国间每周就有150多个直飞航班,比3年前增加7倍多。
旅游为两国开展深层次的人文交流架设了桥梁,中缅双方已决定将2020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年,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宗教、媒体等社会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其中,教育方面的合作最为亮眼,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2018年,缅甸有600余人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2019年增加至700多人。
在民生工程方面,中缅之间也多有合作。目前中国驻缅使馆已在缅甸主要省邦建设23所中缅友谊学校,两家中缅友好医院投入使用,中国多个非政府组织3年多来在缅开展“光明行”公益活动,为缅甸老百姓做白内障手术6000多例,中方还向缅方8000余人提供各类培训。
虽然中国与缅甸国家发展情况不同,但两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正因如此,双方以经贸合作为起点,不断加深两国人文交流。比如,据媒体报道,为庆祝中缅建交70周年,全新缅语配音版的电视剧《奋斗》已经在1月12日起登陆缅甸电视台。
如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国已在缅甸投资实施一批公路、铁路、港口项目和光缆项目,陆续推出皎漂经济特区、中缅铁路等重大合作项目。相信习近平主席的此次访缅,必将极大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中缅两国将以此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及民心相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责编:郑云天、王法治
上一篇:通讯:“请开开心心地支持我们”
下一篇:辽宁医疗队的故事前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