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的检验人员在负压隔离病房内的生物安全柜里处理标本。(受访者供图)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海口2月11日消息(记者 钟圆圆)如果说负压隔离病房是抗“疫”一线,那么检验科就是病房背后的战场,海南的“检验尖兵”天天和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的标本打交道,在显微镜下,在实验室里,他们寻找患者确诊的依据,寻找病毒背后的真相。
1月17日,一组不同以往的实验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负压病房内展开,这是检验科人员从未接触过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检测,但他们渐渐发现,这些检测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医生的需要。为了防止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海南省人民医院决定将检验科80多名医护人员“化整为二”,在龙华院区和秀英院区设立两个单独的隔离实验室。大年初一,第一批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内,他们必须待上14天。
海南省人民医院首批进入秀英院区负压隔离实验室内的三名“检验尖兵”用自己专业知识建立了一套简单化、规范化的检验流程。(受访者供图)
3小时完成核酸检测 在危险的边缘探索检验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病例确诊最关键的一环。大年三十,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陈鑫苹无心关心年夜饭,和同事连夜把生物安全柜等设备搬进了负压隔离病房,提前测试机器,准备投入战斗。
大年初一,陈鑫苹和同事张继业、赖燕燕开始检测标本,实验室检出的检测结果与省疾控中心的疾控检测结果一致,这大大缩短了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时间。“第一批进去的人要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让后面的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投入到工作中。”已经在检验岗位工作了26年的陈鑫苹明白,他们不仅要高效地完成检测任务,还要迅速建立起标准化、简单化的病毒核酸检测流程,让接班的同事能够快速上岗。
第一次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他们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起初,陈鑫苹和同事身穿厚重防护服工作,行动不便,检测难度明显增加。粪便、血液、咽拭子等检测标本被送到实验室后,检验人员需要在实验室待上4个小时才能获取结果,其间,他们要在生物安全柜内双手悬空操作数小时,长期全神贯注做实验,他们感到明显的生理不适。和标本接触的时间越长,被感染的风险越大,陈鑫苹等人决定探索一套“3小时检验流程”。
标本接收、核酸提取、加样、扩增是核酸检测最重要的四个步骤,从哪里提高效率?陈鑫苹找来了信息科的技术人员,将实验仪器联网,顺利的话,检验人员只需在实验室里待上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在隔离病房的办公区域利用计算机控制仪器,获取最终的检测结果,整个检测流程只需约3个小时。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省了防护用品。陈鑫苹赶紧写出电子版操作流程,分享给检验科的所有人。
第二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检验人员得以提前接受培训,2月3日,他们正式接班上岗,虽然样本从最初的10余个增加到现在的20余个,但检测效率越来越高。
一天处理近150个标本 检测项次可达2000余项
龙华院区则是腾出了一个专门的空间作为隔离实验室,只留下两名医护人员专门处理确诊患者标本。日标本量最高能达到约150个,检测项次达2000余项。
“标本量不算大,但是操作难度大大增加,我们每天需要配合临床医生的时间,及时为他们提供报告。”龙华院区的检验科医生从大年初二开始隔离检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标本,1月31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生在会诊时提出,危重症患者需要检测G实验和GM实验,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党支部书记吴华在微生物实验方面颇有经验,临危受命,她提前一周进入隔离实验室。
吴华告诉南海网记者,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们要在实验室里待上6至7个小时,标本量虽然不大,但他们所做的检测涵盖了重症患者所需要的微生物、血液、生化等方面的所有检查项目,在平时,这些项目均是分开进行,这一次,进入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所有相关检测,第一时间为一线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我们下一批医生今天也在接受培训,下周上岗。”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梦琼告诉南海网记者,龙华院区的隔离实验室每一轮派驻两名检验人员,由于实验室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与外界交流,外界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接班的检验人员要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使用新仪器和掌握检测项目的操作流程。
2月11日,南海网记者走进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院区时,只能通过视频采访隔离实验室内的医生。实验室是特殊的疫情防控战场,检测结果关乎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大局,正是这群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日日“与毒共舞”,才逐渐揭开新冠肺炎的神秘面纱。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