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和规范校外培训市场,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各级政府精准施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家长学生树立正确理念,才能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才能形成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权威论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习近平
让课外培训成为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学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牟利的工具。——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
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原因分析]
校外培训机构如此泛滥,有以下五点原因: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强势学校越来越强,弱势学校越来越弱,拉大了学校间平行发展的差距,加剧了地区间教育不公平。中小学中还出现了快慢班、实验班等,同样的学生却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违反了公平教育,变相加剧了家长的焦虑和无奈。
二是应试教育是关键因素。
应试教育客观上倒逼和引导了学生家长的校外培训需求。人们有着根深蒂固的高考定终身的思想,高考以分数论的选择制度更是倒逼传导了高中、义务教育乃至学龄前教育择优而上的现象。上什么学校,几乎都是由考试分数决定的。
三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攀比、跟风、趋同的心理,家长还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执念,更是让众多家长将孩子送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
四是教育减负政策的助推。
学校课业负担的减少将“学习热情”直接转嫁到了校外。因担心课业负担减少影响考试成绩的家长焦虑直接催生了各种辅导班的增加。
五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过度宣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长是集体焦虑的。家长焦虑的背后,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是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唤。家长的焦虑成为了培训机构营销过程中绝不会放过的点。
[问题]
一是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孩子的童年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下社会呼声很大,要为学生减袱。然而校外培训不但不能减轻学生负担,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二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培训的学生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教育成本越来越大,为了经济压力家长陪孩子的时间也少了,与家庭是最好的老师理念背道而驰。
三是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打乱教师教学计划,老师讲课的时候认为学生都在外面已经培训过了,对基础的课程不在细讲,会照顾大部分人,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四是部分培训机构只关心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教学质量难保证。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太功利化,只注重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人生观的塑造、爱国主义教育。在招收过程中夸大教学陈果,大部分资金用于招生投入到教学计划的很少,教学质量差,教师水平低,有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甚至是学校招聘的兼职人员。
五是培训机构逐利性过强、风险多发。有的培训机构教育场所完全不达标,没有许可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