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马慧娟一直在谋划一件大事:出一本书,一本讲述中国农民生态搬迁故事的书。
其实,这本书,在她心里已经谋划了10年。
记者近日在银川见到她。“书稿已经交出版社了,最近就能推出来。”马慧娟说。她的黑框眼镜背后,露出轻松,也闪烁着智慧和沉思。
从农民到作家,十年一觉文学梦
2016年,只有初中文化,终日忙于种地、打工的宁夏妇女马慧娟突然“爆红”。
人们从报纸、电视、网络上认识了她。这位从宁夏农村走出来的“草根作家”,几年里摁坏了12部手机,因而有“拇指作家”之称;在《黄河文学》《朔方》等杂志发表文章40万字,还登上了北京电视台《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后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两会……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为何如此热衷于写作?
“这样的话,在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我已听得太多,甚至有时候我自己都问自己:读书写作有什么用?但最终,我推翻了这句话,读书写作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慰藉自己孤独的灵魂。”在自己的新书《走出黑眼湾》里,马慧娟如是说。
从识字起,马慧娟就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喜欢盯着家里糊墙的报纸看一天。
20岁,她出嫁了,跟随丈夫一家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移民搬迁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在罗山脚下、黄河岸边的一片荒滩上扎下根来,种田、养牛、养羊、打工。
2008年,她用打工挣的钱买了人生第一部手机,两年后开始用手机写作。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的观察和感悟,以“溪风”为网名,把写下的文字发表在QQ空间里。
2016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溪风絮语》,读者群体越来越大。
这样的经历,像是一个寄居在泥泞里的灵魂的一次傲然出走。“在农村,借本书比借钱都难。周围没有人认可你,你也就无法把思想交流出去。幸好有了网络,有了手机,一下子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马慧娟在书中说。
2016年底,她开通了“马慧娟的农闲笔记”公众号,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她的“粉丝”。后来在各界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
谈及写作意愿,马慧娟说:“一说西海固就有人想到苦难文学,但我想展现的不是苦难。我周围姐妹们的优点是不畏艰难、知足常乐、积极向上。我们不该回避贫穷困苦,但更应看到大家努力生活的样子。”
这是马慧娟的心声,也是众多宁夏移民群众的心声。
一本书,浓缩中国农民扶贫搬迁的群像
捧着《走出黑眼湾》的书稿,透过马慧娟朴实的文字,可触摸到中国农民最深沉的坚守与渴望。
那里有对故土的眷恋,对贫穷困顿的挣扎,有对未来的仿徨,亦有获得新生的喜悦。
故事从马慧娟的老家泾源县山大沟深的“黑眼湾”开始讲起。在书中,马慧娟这样描述童年记忆里无法忘却的饥饿和贫困:
“黑眼湾的女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娃吃顿饱饭,也是穷尽所有的思路,切洋芋籽的时候偷着揣两个洋芋,筛麦种子时抓两把麦子回家,路上挖一把野菜,山上薅几根白蒿。各种心思用尽,也只勉强拉扯孩子活命。”
直到有一天,村里终于通了路,“黑眼湾人的日子似乎活泛了起来,今天进来一个卖青菜的,明天来一个换西瓜的,后天再来换大米的,只要大咀梁上传来柴油发动机的响声,大家就都伸长脖子看着,猜想着这次来的是换什么的。”
“当咸金宝家的小儿子开着一辆二手的‘兰驼’三轮车回到黑眼湾时,黑眼湾人都被吓了一跳……这辆车的到来,为黑眼湾带来了转折,从第一次开车去县城,第一次用车拉着麦子去磨面,第一次把家里的土豆拉到山外去买,每一件事情都冲击着黑眼湾人的神经。”
离开大山的念头就这么一点一点迸发出来了。1983年,黑眼湾的第一批农民抱着看热闹的心情走出了大山,来到银川市永宁县芦草丰茂的芦草洼落户,成为宁夏移民搬迁史初启序幕的缩影。
马慧娟从万千搬迁移民中采撷了十来个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悲欢离合讲述中国农民扶贫搬迁背后的琐碎、无奈、碰撞和惊喜。比如她写1983年第一个搬离黑眼湾的高万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搬出了大山,却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想回来;写当年因为兄弟众多,总也吃不饱肚子,只背了一床被子到芦草洼的穷小伙子马万成,如今已成了小有名气的老板;写连续3年高考失利、老婆出走的马慧宁,在找妻子回家的路上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但她又不仅仅是在写这些小人物搬离故土的曲折人生。透过这些乡人之口,她说出了中国农民憨厚朴实、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气神:
“勤快人在哪都占优势!”“别人能行,我为啥不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她也写出了乡亲们故土难离的纠结:
“年轻人不知道如何解释要走这件事情,对于黑眼湾,和嫌弃、抛弃这些词都扯不上关系,老一辈人对黑眼湾有感情,他们对黑眼湾同样有感情。这里的每一座山他们都用脚步丈量过,这里的每一块地里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
在她的讲述里,最后一个搬离黑眼湾的老人,80岁的咸金宝老人,曾经表示,就是死也要死在黑眼湾,后来人都走光了,被迫来到红寺堡。如今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现在一下子好了,再也不用翻山,不用踩稀泥,后悔搬迁的有点迟了!”
从黄土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时代成就梦想
这本书结稿的时候,马慧娟正在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高研班的培训。
“这是我走出黑眼湾19年后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初中辍学是我心里永远的疼痛,能回到文学殿堂重新读书,是这个时代赋予我的新生。”她说。
那年,马慧娟辍学时,刚刚16岁。“我从中学生变成了农民,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我的书和远方还会有吗?回答我的,是群山的沉默,他们仿佛在嘲笑我,在黑眼湾,书和远方是最没用的东西,有想这些的时间,不如去地里多干一把活,还能让自己吃饱肚子。”
2018年3月5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慧娟平生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送别时,母亲的一番话让她泪流满面:“女子,没想到你一个在驴背上长大的姑娘,现在居然要坐飞机去北京了。”
她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写进了这本书:“作为从黑眼湾搬迁之后变化最大的一个人,我的变化,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脱贫攻坚工作三十多年的一个缩影;我的故事,是对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最好诠释。”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所有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和勤奋的人的。愿我们为这个时代增添一笔光彩!”马慧娟说。
这一次,她以自己为样本,为中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奇迹做了生动的注脚。(记者 尚陵彬)
(责编:赵茉钰、宽容)
上一篇: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