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一家四口人,向帮扶干部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感谢雷公田村脱贫攻坚作战队的所有队员,是你们的真心付出,让我们实现了脱贫……”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着实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天马镇雷公田村凉水井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祥林费了一翻心思。思考了许久,他决定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信的字里行间,饱含着这位56岁的侗族汉子对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感恩之心、对驻村帮扶干部的感激之情。
雷公田村居住着苗、侗、土家等近1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辖26个村民组,共有765户3271人。该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有335户1438人。近年来,岑巩县人民检察院结对帮扶雷公田村,由常务副检察长杨光军担任雷公田村脱贫攻坚作战队队长。这位侗族汉子也是雷公田村人,他带领队员用真心、真情帮助雷公田村,演绎了一曲民族团结和结对帮扶的赞歌。
助力残疾人摘掉“穷帽子”
20年前,村民吴祥林患上双侧股骨头坏死,一直瘫痪在床,被定为二级肢残。知道吴祥林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2018年2月杨光军结对帮扶他家后,马上帮助吴祥林联系医院,于2019年6月实施了更换股骨手术。
在吴祥林住院的一个多月里,杨光军多次到医院看望他,帮他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吴祥林出院后,共花费医疗费5.74万元,新农合报销了5.53万元。
出院后,经过精心调养,吴祥林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能行走了,还能干一些轻微的活。
杨光军还帮助吴祥林家落实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9年8月下旬,吴祥林一家从破旧的木房子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漂亮的楼房里。吴祥林的两个儿子通过技能培训后都找到了工作,年劳务收入达4万元。吴祥林家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顺利地摘掉“穷帽子”。
“帮扶干部用心用情帮助我们,对待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雷公田村凉水井组组长杨光云说。
帮九旬老人搬进新房子
91岁的村民马银香有3个儿子:大儿子外出务工,二儿子患有智障,小儿子在邻近镇务工。老伴去世后,马银香独自生活。
看到马银香患有严重白内障,生活难以自理,杨光军急在心上,帮助她请来医生上门检查。由于马银香年龄较大,不能做白内障手术。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杨光军开始做马银香儿子们的工作。经过杨光军的法律宣传和细致工作,老人的小儿子终于答应接母亲共同生活。
龙田湾组土家族青年伍林江夫妇生了两个女儿,由于没有办理准生证,两个孩子一直没有上户口。如今,两个孩子都该上幼儿园了,夫妻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杨光军得知这件事后,多次到辖区派出所协调,最终帮助两个孩子上了户口。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许多。两年来,岑巩县人民检察院脱贫攻坚作战队先后在雷公田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5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3起,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偏僻村寨修通水泥路
如今,走进雷公田村,通向村组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山下的茅草房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房,干涸的村庄哗哗地流着自来水……
“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么偏僻的村寨也通了水泥路。”雷公田村的老人们说。马家坳至新田坳十分偏远,在驻村脱贫攻坚作战队的协调下,2019年6月,有关部门投入200万余元兴建了一条3公里长的“组组通”公路,解决了两个村民组60户240余人的出行难题。
2014年,岑巩县人民检察院联系帮扶雷公田村以来,先后协调资金50万余元搞基础设施,安装路灯320盏,建成小康路17条,通组路由原来的10公里增加到80公里;实施“小康水”项目建设4处,为季节性缺水的11个组申报为城镇集中供水项目;完成危房改造贫困户101户,易地扶贫搬迁81户416人;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200余件。
“我们先后派出13名干警驻村精准帮扶,全院29名干警结对帮扶了240余户贫困户。”岑巩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家彬说。
雷公田村塘冲组侗族贫困户姚贤州感激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驻村干部的尽心帮扶,我这辈子很难脱贫。”
原来,驻村脱贫攻坚作战队得知姚贤州是养殖能手,便鼓励他发展产业致富,帮他申请“因户施策”项目资金1.2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姚贤州养牛2头、猪4头,种植中药材黄精20亩,去年收入3万余元,顺利地脱贫摘帽。
在帮扶工作中,驻村脱贫攻坚作战队引导、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因户施策”搞产业,雷公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加入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异地置业”等模式,以“十户一体”抱团发展,走出了“种植烤烟为主、发展养殖和中药材为辅”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村已实现脱贫317户1393人,未脱贫仅剩18户4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2%。
“脱贫攻坚作战队用心、用情开展驻村帮扶,助力雷公田村这个偏僻的村寨顺利从贫困村中出列,让贫穷的山村换了新颜。”雷公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应权说。
(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