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西支援湖北災區醫療隊全體合影。資料圖
每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都有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近日,正當廣西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陸續凱旋之際,一張封存已久的老照片流傳出來。在這張老照片上,30位青年“疊羅漢”般地排成五排,臉上洋溢著微笑。這是1955年1月,廣西支援湖北災區醫療隊順利完成任務,凱旋時留下了的動人一幕。
66年前,現年88歲的退休護士長盤光嬡是照片裡廣西支援湖北災區醫療隊中的一員。66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的外孫女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黃婉蘇也像她一樣果斷報名參戰。這跨越66年的傳承,祖孫二人以實際行動彰顯醫者的仁心與大愛。
圖為年輕時的盤光嬡。資料圖
“不怕艱辛,就怕病人不理解”
1954年7月,長江發生全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同年8月,廣西南寧、桂林、柳州30名醫務人員立即組成廣西支援湖北災區醫療隊,參加當地洪湖縣、石首縣及荊門縣災民的防疫工作,歷時5個月。當時,年僅22歲的盤光嬡是這批廣西支援湖北災區醫療隊中的一員,她和其他9名隊員所支援的地方是洪湖縣黃逢山。
“當時長江兩岸一片汪洋,老百姓全部在山上,我們幫他們看病、接生……從早上七點一直忙到晚上。”近日,已是耄耋之年的盤光嬡向筆者回憶了當年他們醫療隊支援的故事。
“在山上的時日最苦,此后一生再也沒去過這麼苦的地方。”盤光嬡回憶說,當時沒有住的地方,就用油布搭棚子,四面透風,風吹就晃﹔沒有桌子,就用板代替﹔沒有柴火,就自己去拔草根﹔沒有消毒用具就用自己的臉盆,用磚頭搭爐灶消毒﹔天冷了沒被子,睡的是竹床,卻想辦法打草席給病人用﹔解大小便需要到另外的山頭……
盤光嬡說,他們不怕苦,就怕面對災民的不理解。當時,支援洪湖縣黃逢山的隻有三名女隊員,盤光嬡常常跟著隊裡的助產士去幫產婦接生。
“你這個毛丫頭會接什麼生?”有一次,一名助產士活生生被產婦從床上甩下來。在當地人看來,隻有生過孩子的婦女才能接生,也不接受隊員使用的新法接生。
然而,隊員們並不生氣,一直耐心向產婦解釋新法接生的好處,主動幫助產婦生產。直到嬰兒呱呱墜地,產婦才改變看法,向隊員們賠不是。
圖為盤光嬡(左一)與隊員合影。
“隻要病人一息尚存,就不放棄搶救”
艱苦不是唯一,繁忙是常態。
彼時,當地腸胃病大范圍流行,發病率高達60%以上,痢疾、感冒、痼疾(惡性病)也多見。為提高救治效率,隊員們經過討論,決定對門診分出急症和輕症,優先治療急症患者。當遇到垂危病人,隊員們會一起守候,一起想辦法。
“隻要病人一息尚存,就不放棄搶救。”醫療隊隊長徐騰在全隊總結報告中寫到。
醫生、醫士每天要看很多病人。例如在洪湖縣,桂林分隊門診量每日最高達400余人。如果聽到有重病人,他們還需立即趕去搶救。
其他分隊的護士除了完成醫生的吩咐外,還要負責護理病人:對重病患者寸步不離,喂水喂飯,扶起扶睡,把屎把尿,不能走的在床上接,能走的扶著上廁所……
“你們不怕臟嗎?”有病人和家屬問。
“自己的爹媽衣服臟了拿去洗,還怕什麼臟呢?”隊員們說。
有的護士在病房上了夜班,還要堅持白班,並主動幫助白班同事進行注射探溫。
漸漸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災區疾病發病率降低。洪水退后,隊員們還進行巡回醫療。“老百姓搬回來了,我們也不能撤,要確保看到他們都平安無事,我們才收隊。”盤光嬡說。
在救災過程中,隊員們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給災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天熱時,他們主動買水給病人喝﹔碰到年老走不動的,他們主動掏錢給病人乘車﹔病重的患者轉院,他們掏路費……
圖為現年88歲的退休護士長盤光嬡。韋娜攝
“那碗珍貴的紅糖水和雞蛋,讓我很感動”
然而,這段難忘的經歷並不僅僅隻有苦和忙,還有樂。
“那時候我還是小姑娘就幫人家接生,災民煮紅糖水和雞蛋給我吃,讓我很感動。”盤光嬡回憶說:“災民很喜歡廣西醫療隊,但我舍不得吃,又把這些珍貴的物資留給了產婦。”
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人事檔案室裡,翻開摞摞發黃的歷史資料,筆者看到了一張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衛生廳印制的《參加防汛救災衛生人員工作鑒定表》。斑駁的紙上,洪湖縣衛生科人民政府紅色公章赫然可見。
“工作一貫積極,認真負責,善於克服困難、想辦法,表現了團員的優良品質。”兩行簡單的字,卻是對盤光嬡這段經歷最有力的肯定。
不僅如此,盤光嬡表示,因為醫療隊的種種佳績,受到了湖北省相關部門的登報表揚,還頒發了紀念章及錦旗。另外,桂林分隊隊員、廣西醫學院附院醫生秦尚清獲湖北省授予的防汛救災工作二等功。
“廣西醫療隊的同志沒有一個孬的,他們實在太吃苦了,地方干部以及災民們都一致稱贊我們看病細致,吃藥見效,態度又溫和。”全隊總結報告中寫道。
1955年1月19日,醫療隊撤離。返回前兩天,大家拍照留念。於是,才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66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盤光嬡的外孫女黃婉蘇也像她當年一樣果斷報名參戰,為一線隊員做防護培訓。
“不消滅疾病,誓不收兵。”66年前的初心和承諾,繼續在這個時代中激蕩和傳承。(完)
(責編:陳燕、黃昱梅)
下一篇:听树皮画“讲”文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