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4月17日电(蒋巧玲)医者仁心,不辱使命。14日,随着最后一批从湖北归来的医疗队队员解除医学观察,福建支援湖北的12批医疗队1393名队员全部平安回家。
15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场记者见面会,7位凯旋归来的白衣“战士”,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选择最硬的骨头来啃”
2月11日,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部署,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首批支援队出征。支援队副总指挥、医疗队领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康德智带领队员奔赴未知征程。
“我说了一句‘出发’,许多人都哭了,我眼含热泪走在队伍前面,那一刻我不敢回头看,因为我是队长。”康德智说。
首批支援队抵达时,宜昌的疫情正处在最艰难时期,但支援队还是选择了“最硬的骨头来啃”——以当地医疗力量较薄弱、救治任务最重的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重点包干医院,同时根据需要,以派驻小组、专家会诊、巡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对宜昌市以及下辖的13个县市区实行全覆盖式支援。
携手奋战的日子里,很多情节、故事成了康德智难忘的记忆。
2月13日早上,首批医护团队正式进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红区开展工作。“进病区前,大家在病房大楼广场上有说有笑,而我做战前动员时,大家都安静了。”康德智说,面对凶险的“敌人”,大家心中也有恐惧,但是即使前路未知,队员们还是迈着坚定步伐进入阵地。
2月17日,一名危重患者生命垂危,经讨论,需尽快行纤支镜检查与肺泡灌洗治疗。康德智正准备多交代几句,医疗队首席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公平说:“院长不要说了,这个病人生命危急,我们上!”
凯旋之日,宜昌人民几十里夹道相送,有位老人甚至叩首致谢。“那一刻,我为之震撼,深深感受到宜昌人民的淳朴与真挚。”
“如果要问我参加此次战‘疫’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会说,白衣战士是党和人民靠得住的铁军!”康德智说,截至3月22日,宜昌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31名、收治率100%,治愈率近96%。支援队驻点的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也实现病人全部清零、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支队伍兑现了出征时的诺言。
“我们是来清舱的”
陈捷是福建省第九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领队,也是福建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月15日,他带领6家医院的106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进驻武汉市光谷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接管病人。
“我们到达的那一天,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但是这一天,全国有6000多名医护人员同时到达武汉。”陈捷说,虽然是寒冬,但是全国各地赶来的医护人员,众志成城携手抗疫的热忱,却给了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温暖。
接受任务后,如何整合福建医疗队6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山西、陕西、海南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成了陈捷马上要面对的问题。
“为了把人员尽快凝聚起来,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梳理各种流程,建章立制。”为了严格做好院感防控工作,陈捷还组织人员,对后勤保障人员、行政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医护人员等,一个不少地进行了防护培训,以最严的把控确保零感染。
“接受任务的时候,我说,我们是来清舱的。最终,我们也做到了出院患者零回头、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直至保洁等各类人员的零感染。”陈捷说,在支援武汉市光谷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医疗队中,福建队是最早进舱、最迟休舱的队伍,并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医患友好协作下,队员们都保持着较好心理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借用我们医疗队一位00后医护人员的话:‘我们没有生而勇敢,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勇敢。’”
“医患携手,何愁病魔不破”
支援武汉的58天,对福建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峥慧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武汉是我求学5年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朋友、老师和同学,作为一名呼吸专科的医生,我希望能和他们一起战斗,共克时艰。”武汉曾是黄峥慧特别熟悉的城市,但1月27日踏上这座城市的土地时,他却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只有医疗队员们在安静地行走;接驳的公交车刚刚用消毒水四处喷洒过,窗户大开,任由冷风灌入;去驻地的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此时的武汉有种肃然的气氛……
“我记得这58天里,武汉的患者与我们医护人员携手并肩、相互温暖、共克病魔的每一个瞬间。”黄峥慧说,抵达武汉之初,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数量逐日攀升,医患双方都处在非常艰难的境况。但是,在救治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互相支持,却让他在严峻的疫情期间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黄峥慧回忆说,有一次早晨查房,一位入院两天的老人因为紧张,反复咨询了很多问题。他正在耐心解答时,隔壁床的患者走了过来,对老人说:“婆婆啊,人家医生是从福建大老远过来给你看病的,很辛苦,你的情况医生都晓得,会给你治好的,你少说几句,让医生休息休息。”简单的话语,让黄峥慧心头一热,深受感动。
2月9日,医疗队接到医院的通知,要求在90张病床已满的情况下,多收治30个病人。“原来的病房已经是比较拥挤的三人间,如果在走廊加床的话,武汉的冬夜太冷了,没有暖气,走廊的窗户还是打开通风的,实在无法住人,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在房间内加床。”黄峥慧心里有些担忧,病房加床会给患者的活动空间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都带来极大不便,医护人员能克服,患者呢?
结果却出乎意料。在医护人员的解释下,每一位患者都非常理解和配合,有的还协助护士整理病房。“当天,大家穿着防护服忙到深夜,没有值班的医护人员也从驻地赶来帮忙,病房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超负荷工作也要扛住压力”
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医疗队护理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林蓉金,是一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老兵”。她曾担任过“非典病房”、特殊感染病房的护士长和院感科主任,但新冠肺炎的救治任务和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按照ICU床护比1:2.5-3的国家标准,我们接管的病人大概需要165-198名护理人员,但我们第一批护理组只有93位护士,且重症专科护士不到20人。”林蓉金说,护理组接管的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ICU重症病房住着许多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护士除了繁重的护理与治疗工作之外,还要完成病区和卫生间的清洁消杀,以及病人痰、引流液、分泌物与容器清理等工作,每一个护士都在超负荷工作。
“但我们还是扛住了压力,履职尽责,在确保防护的前提下,配合医生完成了‘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的任务。”林蓉金说。
福建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感控护士长、福建省立医院主管护师蔡菲莉说,在完成了高强度的工作后,即使进入病区之前接受过培训,出来后也可能突然会蒙。
#p#分页标题#e#“我记得有一次,两位医生一起下班,由于精神的紧张和体力的消耗,他们进入‘第一脱衣间’要脱防护服时,竟然不知从何入手。”蔡菲莉察觉后,立刻陪着他们一步步按照流程脱下防护服,直到他们换上新的口罩后才安心离开。
下一篇:听5位代表讲述脱贫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