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长借来4个亿 “样板”村巨额贷款背后的故事
摘要
【村长借来4个亿 “样板”村巨额贷款背后的故事】俞小平是浙北一个小山村余村的村长,3月14日,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安吉余村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到账了一笔4亿元的巨资。 那天手机收到短信提示公司银行账户上钱到账的信息,我数了半天的零,最后才数清楚是4个亿没错。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零,我兴奋地马上拿去给村支书一起看。(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小平是浙北一个小山村余村的村长,3月14日,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安吉余村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到账了一笔4亿元的巨资。
“那天手机收到短信提示公司银行账户上钱到账的信息,我数了半天的零,最后才数清楚是4个亿没错。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零,我兴奋地马上拿去给村支书一起看。”个子敦实、皮肤黝黑的俞小平4月17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土生土长余村人,在余村当村干部一干就是12年。
余村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下面的一个小山村,全村仅280户农户,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21万元,这样一个小村子是如何贷到4亿巨资的?
4亿贷款的风控模式
3月14日,农行浙江安吉支行对余村乡村振兴一体化项目发放贷款4亿元,助力余村的“两山”示范区创建。这笔贷款期限长达15年,利率下浮10%。
农行湖州分行在疫情期间6次上门对接,视频电话沟通不计其数,最终省市县三级行联合行动,从业务发起到贷款发放仅用时2天,创下浙江分行最快审批纪录。
不仅快,风险措施还得做到位。由于集体土地地上建筑目前在当地无法落实抵押,经过综合考量信用等级和资金能力,农行选择了安吉县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保证担保,并要求其关注政策变化,在符合条件时落实项目土地及房产抵押。
俞小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农行的贷款将主要用于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四成用于基础设施层面补短板。本次贷款用于余村-竹博园5A级景区创建、新建省道-余村连接线、“两山”绿道、雨水花园、下沉绿地,防洪防坡等工程建设,帮助余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第二,三成用于产品开发等软件层面。支持休闲旅游多业态经营,用于生态食堂、特色商铺、精品民宿、青少年营地、竹林体验、果蔬采摘、培训基地等各类经营业态。
为什么要开发多业态?俞小平解释,过去两年来余村的游客很多,但村里和村民的收入没有随之上涨。“因为以前我们业态很单一,就是农家乐,解决吃和住,下一步我们要解决的是玩什么,比如说咖啡吧、酒吧体验馆。外界对我们的期望值太高了,但发展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再完善业态,最后才可能增收。”
第三,三成用于科技层面的数字乡村建设,以科技促进基层治理和经营发展。用于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景区等系统开发,帮助余村拓展重点民生领域移动支付应用,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展销平台,创建智慧示范景区、街区,构建全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俞小平介绍,余村将与安吉大数据中心合作做个“智慧余村”平台,包含环境监测,智慧旅游,平安管控等方面。游客可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包括天气和空气质量在内的数据,村内农家乐的入住情况,景点客流量情况和停车位的情况,农产品上线的情况。
“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可以为农产品种植和营销提供数据反馈,比如从销售数据分析游客更喜欢白茶还是稻米,从车牌数据分析游客主要客源地是哪里,后续营销就更有重点。”俞小平说。
“两山”转型典范
一个小山村能获得长达15年的4亿巨额贷款,离不开它独特的背景。
2020年,是中央“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余村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过去的余村以矿山等重污染产业为主,在2004年余村先后关停矿山、水泥厂及一批竹制品企业,集中发展休闲旅游。通过产业引导,余村现有休闲旅游经营户40余家,2018年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1万元。
“还款来源测算过,压力不大。5A 景区建成后,预计每年游客量一百万左右,期望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00-500万,带动村民增收,让余村成为长三角有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俞小平介绍。
#p#分页标题#e#“疫情对安吉影响较小,整个安吉县到目前为止是0病例。春节期间游客量有影响,延缓了整体项目施工进度一个月,但近期反弹很明显,尤其在总书记来过后,清明三天小长假每天涌入上万人。”俞小平介绍,现在余村客流量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四成左右。
俞小平预计今年余村整体客流量会超过往年。现在余村联合周边的一个集镇4个村一起打造一个大余村,抱团发展。
余村的经验可以复制吗?
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余村,雄心勃勃地想通过全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把它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但是,余村的经验真的可以复制吗?
俞小平认为,余村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核心有三点,第一做好总体性规划,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比如说有些西部欠发达地区过来后说我们山比你们好,水也比你们好,是不是也能做旅游?但不是所有村庄都适合开发旅游,如果游客要坐上5个小时车,再爬上2个小时的山才能到,再美也没多少人来。”
第二个是村委会班子建设,“余村的村干部很难当,有事老百姓半夜都会来找你。去年有一天,半夜两点有村民打电话来抱怨说家里自来水停水了,只有爬起来带着工人去连夜抢修。”
第三个,要发动村民加入村庄建设和村庄经营中去。“只靠我们五六个村干部,就算有天大本事也没用。我们村民的参与度很高,比如说今年抗疫,发动志愿者来设卡盘查,没有工资的,所以让党员开始晚上值班。第二天开始就很多村民主动来值班了,最后整个余村村口卡扣值勤的都是村民,志愿者到了160多人。全村也就280户,这就是凝聚力和向心力。”
等光环褪去之后,余村还能剩下什么,才是俞小平们最重要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