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山5月18日电 (程浩)这天下午,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底圩乡的戏台上,一场沙戏正在表演,台下观众不时叫好,台上演员表演入神。
听过沙戏吗?它是居住在广南县北部和东部的壮族支系沙人的传统戏曲,是云南壮剧的一个支剧种。
根据调查,沙戏形成于光绪年间,初始戏剧形态由外地传入,本地艺人结合本地民族、民歌、舞蹈加工改造后形成沙戏。
沙戏的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伴奏乐器主要有缧马腿骨制作的胡琴和鼓、芒等。
沙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和七字句,杂有少量的十字句。在本地演出,除引诗、对子、新词汇用语外,唱念皆用民族语,到其他民族地区演出则多用汉语。
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如《薛仁贵征东》《东虎平南》等。根据明清话本传奇故事改编的《三堂官》是目前云南省内较为完整的戏曲剧本之一。
2006年12月23日,广南县底圩乡沙戏团成立,沙戏得到巩固和发展。2008年,沙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些年,当地艺人把党的政策和好人好事编入戏目,沙戏因此走出省内外参加大型活动展演。
为让沙戏得以传承,近几年,沙戏走进校园,成为广南县打造特色文化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