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亲和驻村工作队讲述振兴故事 疫情阻挡不了脱贫攻坚步伐
蔡甸区消泗乡七壕村村民在“生态园”内分拣桃子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蔡甸区消泗乡七壕村
千余亩生态园
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现在是桃子的成熟季,一天摘桃子就能赚两三百元”,5月21日,在蔡甸区消泗乡七壕村生态园区的千亩桃林,53岁的尹巧姑正和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将成熟的桃子摘下,一筐筐桃子直接运往园区内的分拣车间,那里20多位村民正将桃子按个头大小进行挑拣分类,装箱后直接发往广州、东莞、长沙、岳阳等地。
尹巧姑个头瘦小,但她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丈夫患有类风湿等多种疾病,多年来,靠着尹巧姑在外打零工贴补家用。“几年前,湾子里建起了生态园后,我就没再去外面打工了”,尹巧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用她的话说,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春天给枣树掐芽、整枝;夏天摘果;秋天施肥;冬天保养果树”,尹巧姑向长江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她在生态园能赚2万余元的工资,加上3000元土地流转费和9亩自种土地,她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
在七壕村,和尹巧姑一样的贫困户正通过村里的产业化发展,迅速脱贫。“目前,占地400亩的冬枣基地是武汉近郊最大的冬枣种植区”,驻七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叶柏舟介绍,生态园的建立促使农户向生态园流转土地1560亩,其中贫困户流转228亩,为贫困户带来每年约20.7万元的稳定增收。
“原以为我这样的身体,在生态园找不到工作,谁曾想我也能跟着获益”,长江日报记者见到李路明时,他正在家里备菜。凭借着一手好厨艺,他每天为生态园70多位工人提供午餐。李路明患病干不了重活,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协调产业园,根据他的厨艺特长请他为园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盒饭,既解决了用工人员的用餐问题,又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途径。“只要村里有产业,我们不怕没事做。”李路明说,目前,他依靠送餐服务,每年可营收近3万元。
“下一步,我们要通过‘互联网+’运作模式,给村里的农副产品开设淘宝店,触网营销”,叶柏舟称,同时围绕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区域生态资源和潜力村庄,形成环沉湖生态旅游产业带,共同打造“大沉湖”生态旅游圈,进一步提升七壕村知名度和影响力。
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
工作队帮“养兔大王”
解决销售难题
“在村里水产基地打工有份稳定收入,家里还养了2000只比利时肉兔,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家收入有保障。”
5月21日,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一起,在即将投产的沙塘鳢生态养殖基地忙碌着。28岁的贫困户祝志浩干得特别卖力。清风徐来,水波荡漾,5月底该基地就能投入使用,村里又多了一棵“摇钱树”,望着眼前的一切,祝志浩说自己心里特别高兴。
“以前没方向,干啥都觉得没底,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有政策村里有项目,自己也有目标规划,日子越来越好。”
祝志浩患有小儿麻痹症,因病致贫。但他爱钻研、肯吃苦,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祝志浩办起了兔舍,近几年成长为了湖泗街的养兔能手,目前带动了7名乡亲养兔脱贫。去年养兔收入盈利达十余万元。
“我养的比利时肉兔,正常行情每只能卖近26元。”祝志浩说,疫情期间饲料紧缺、兔子销售不畅,为了帮他渡过难关,工作队四处奔波联系上了市内一些机关单位食堂,解决了兔子销售难题,及时止损。
“目前饲料渠道已经畅通,兔子销售情况也慢慢稳定了。为了补齐疫情养兔亏损,工作队还让我到水产基地打工,我对今年收入再增长充满信心。”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村集体水产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精准帮扶,让想发展个性化产业的贫困户、村民,发挥一技之长,拓展致富渠道,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科农村产业兴村路,越走越宽阔。
科农村位于梁子湖畔,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驻村工作队经过实地调查,经多方协调,量身打造了科农村“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后,将能运营近25年,持续为村集体增收,为村民造福。
依托村水产产业,科农村一批村民成长为致富能手。养殖大户王中凯介绍,以前守着梁子湖的好资源没钱赚,现在科农村水产养殖远近闻名,他开展的鳜鱼养殖项目,因为生态环境好、养殖技术高,鱼儿一直供不应求。“抗击疫情期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家的鳜鱼直供中百仓储,3000多斤鳜鱼销售一空,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驻村工作队长文德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科农村集体年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今年村里引进的全省首个人工繁育沙塘鳢生态养殖基地投产后,将再次带动当地水产产业升级,使村民能持续增收。”
脱贫小伙创业
办起艺术培训中心
新洲区三店街竹园村
“刘叔,您要出门啊,请出示一下健康码,测个体温。”5月21日,新洲区三店街竹园村口卡点处,陈真在认真值班。利用空隙时间,他捧着桌上的一本《玩“美”教学》翻阅着,“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一边看,一边挺想我们艺术培训中心那帮孩子们的。”
34岁的陈真皮肤黝黑,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因家庭不幸,他曾是竹园村远近闻名的“苦孩子”。在武昌区徐家棚街道和武昌区国资局联合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陈真和几位合伙人在三店街上创办起七彩艺术培训中心,目前招生规模已达到300多人,陈真成了村民们竖起拇指夸赞的“有出息的后生”,还得了个“陈校长”的称号。
“我上中学时就特别喜欢艺术课,当时跟着学校老师学,属于‘比较有天分’的类型。17岁时父亲、弟弟相继去世,留下巨额医疗债务,我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再碰画笔了。”
#p#分页标题#e#陈真说,工作队驻村后,多次找他谈心。当他听到工作队想支持他重拾理想,开办一家艺术培训学校时,好几天都处于亢奋之中。“起名七彩艺术培训中心,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三店街和更多孩子点燃艺术的梦想,也寓意着‘我’的人生重启,又充满了美丽的色彩。”
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工作队帮助陈真拿到5.6万元他弟弟看病的药费报销款,加上亲友同学的帮助,有了创业启动资金。办培训中心,招生是个大难题。工作队又帮着一起想办法,发传单、试讲、举办公益演出,培训中心从最初的10多个学生慢慢增加到了80多人,开设有舞蹈、跆拳道、美术、书法等特色课程。几年来,经过精心经营、授课,学员们参加比赛屡屡获奖。
这段时间,虽然不能到校上课,但陈真和学校的专业老师们每周都通过微信群布置作业,收到作业后悉心点评。不能开课,也意味着没有学费收入,但看到孩子们一丝不苟的完成作业、提交练习视频,老师们都很开心。陈真还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志愿者,承担村口卡点值班工作。
目前,陈真开办的七彩艺术培训中心已经有300多名学生,是当地规模最大、课程内容最全面的艺术培训机构,陈真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2018年,他如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让我这个当年全村最困难人家的孩子,创业了、追梦了。”陈真说,2020年他最大的心愿,是铭记国家恩情,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培训老师,做一名矢志奋斗的新时代“追梦人”。“我们七彩培养的孩子,说不定未来就成为了国际艺术大师呢。”
贫困户勤学肯干
成了养殖多面手
新洲凤凰镇毛家冲村
“这个鸭舍修好了,又能多养300只鸭苗,今年再存个2万块钱没有问题!”21日,在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贫困户陈盛银一边给鸡、鸭喂食,一边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今年66岁的陈盛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视力也受到影响,妻子、儿子也患病在家,无法外出务工,仅靠在家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
但这些问题没有难倒这位勤劳的农家汉。在市委组织部、市农科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鼓励下,平时不爱说话的陈盛银,目前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多面手”,“一谈到养鸡、养鸭、养鱼,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扶贫干部覃昊宜在旁边为陈盛银点赞。
“以前从没想过像我这样身体条件的人也能致富,是精准扶贫好政策,让我活出了个‘人样’。”
去年陈盛银拿到了新洲农商行2万元扶贫贷款,市农科院专程送来了土鸡雏和鸡饲料,农技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勤劳的陈盛银还承包了20亩鱼塘,建起了家庭生态循环养殖场。
“有了产业有了奔头,我和我‘婆婆’现在有使不完的劲。”陈盛银说,今年他的家庭农场又有新计划,准备新增鸡、鸭苗各300只,鱼苗3000尾。“预计能够增收2万元,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陈盛银家的新变化,是毛家冲村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的一个缩影。走进今日的毛家冲村,一口口鱼塘整齐排列,作坊里传出熬制红糖的甜香,茶山上,绿油油的茶叶冒出新芽……各种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了,村民收入增加了。
驻村工作队队长刘翰卿说,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近年来毛家冲村探索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破除土地碎片化、生产零散化、创收无力化的困境。“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毛家冲村土地赋能增值”,点溪园古法红糖、旭华源精品苗木、民悦生态农业、凤鸣生态农业等企业,接连落户毛家冲村。
截至2019年底,毛家冲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9747元增长到17602元,增幅80.6%;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16万元增长到33.85万元,实现了翻番。
“让零散的土地整体增效,将村域资源下成‘一盘棋’。”刘翰卿说,工作队已经和村两委制定好了毛家冲村新的产业目标规划,今年将重点打造“一个展示园四个家庭农场”,“这个产业项目实施后,将能带动当地更多贫困人口及村民受益。”
文/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张维纳 刘峥 通讯员林建武
上一篇:【我的援青故事】+《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