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家长为孩子提前购买的线下寒假班、早托培训课程都无法按期完成。有不少家长产生疑虑:已报名缴费,但还没上的线下课程是否可以退费?解除合同产生的违约金是否需要家长支付?还有不少机构将线下课程改为线上课程,是否学员和家长就一定要接受?针对这些问题,多位家长和相关培训机构从业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记者也从律师处得到了专业解答。
家长:
预交万元学费至今一节未上
“预交了15000多元的学费,没上过一节课,想申请退费却还要承担10%的违约金,退款怎么这么难?”近日,徐女士向记者投诉称,她为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个早托机构的课程,由于受疫情影响想退费,早托机构在多次沟通后也同意了退款,但就合同中提到的10%违约金问题双方产生了矛盾。徐女士认为,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双方都无法预料,均不存在过错,所以违约金该由双方各承担5%。
而在胡女士看来,徐女士的情况还算“幸运”的。“违约金也就几百元,至少大部分学费还能退回来。”胡女士告诉记者,她为儿子报了象棋小班课,疫情前刚交了5000元的学费,共25节课,但一次也没上成。“几个家长在微信群里提出想退钱,但老师没和我们商量一下,就提出要改成网课,退钱的事情一个字也不提。”胡女士对老师的这一解决方案很不满意,她认为,棋类讲究正面切磋、言传身教,网课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但又担心逼着退学费会导致老师“跑路”,只能勉强接受老师提供的网课教学。
机构:
退费压力很大退了损失也大
“对于机构而言,退费问题处理好了可能就是损失一个学生,处理不好还会惹上官司,甚至败坏口碑影响招生。 ”市区一连锁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朱小姐告诉记者,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所以针对要求退费的家长都是二话不说就跟进退款。但早在疫情发生前,培训机构也时常要面临学生退费的各种问题。“我们会选择把‘丑话说在前头’,明确告知家长合同内容,尤其是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朱小姐说,像徐女士遭遇10%的违约金索赔问题,她个人认为,徐女士既然依法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相应学费,那也应该依法履行解除合同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
针对家长纷纷吐槽退费难的问题,从事了4年英语教育培训的廖先生则认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理解教育培训服务的特殊性,都认为“不想上的时候就退课”是合理诉求。而事实上,教育培训是一套系统性的,连续性的服务,对于机构来说,加上前期推广,教师工资,租金等平摊的成本,再加上疫情的打击,其实损失远大于报名费。
“当然,也有些小机构可能会采取将线下课程改为线上课程或是延期上课的形式来弥补消费者损失,同时也最大程度缓解自身生存压力。”廖先生表示,如果大家都申请退费,那么可能就会导致培训机构陷入资金困难,造成培训机构没钱退,家长们更拿不到钱的尴尬境地。如果条件许可,也可是通过协商来接受培训机构提供的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
市监:
看清机构资质签订书面合同
记者从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处了解到,因为疫情的原因,该局近来也接到大量关于培训机构退费纠纷的投诉。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投诉围绕培训机构没有按合约进行服务,但疫情是不可抗力,所以并不能代表这些机构就一定存在违约行为,家长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理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进行处理。在此,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前要看其相关资质,并且签订书面合同。另外,如果出现纠纷,应及时跟经营者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
律师:
可以要求退费也可延期开课
受疫情影响没上的培训课能退款吗?家长们怎样做才能最大可能保证自身利益呢?
对此,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文香哲表示,消费者可依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向培训机构提出解除合同退还费用的要求。培训机构应当在扣除已经消耗的课时费用后,退还剩余课时的费用。除合同明确约定外,培训机构不得要求消费者承担其他费用。消费者和培训机构也都不能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培训机构将已缴费课程进行延期或改为线上课程,是否一定要接受?文香哲认为,就周期较长的培训课程,如艺术、体育、舞蹈等身体互动性较强的综合素质培训课程,具备延期实施的可行性。建议消费者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沟通,通过延期开课的方式进行调整,待疫情解除后恢复培训。
对于英语、数学、语文等学科类培训课程,如双方协商一致,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可以安排教师结合参培学生具体情况,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履行原合同义务。建议消费者理性维权,希望培训机构能立足长远,妥善处理好与消费者之间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