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只有“一老一小”切实得到保障,家庭才会幸福安宁。每年全国两会上,民生改善都是热议话题,今年,透过委员履职提案依旧可以感受到民生温度。聚焦“一老一小”,住津全国政协委员丁梅、许洪玲谈看法、提建议,助力织密民生保障网。
完善法律法规 让早教有“法”可依
近年来,各类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早教机构虽然满足了个性化的幼儿教育需求,但在经营范围、场地设施、教师资质等方面存在漏洞和隐患,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使管理早教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丁梅说。
通过深入了解,丁梅发现,目前,针对0—3岁幼儿开办的民办早教机构,大体上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教育部门审批和监管的;另一类是不需要教育部门审批,只需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即可对外营业,这类早教机构,多采用意义含混不清的“教育信息咨询”“教育心理咨询”等表述,但实际从事的仍然是对幼儿的早教或培训活动,打政策的擦边球,规避了场地、设施、师资、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形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丁梅建议,应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中对0—3岁早教机构设立作出明确规定,目前,法律法规对设立3岁以上学前教育机构和面向学龄儿童招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予以了明确,但没有将面向0—3岁婴幼儿的早教机构纳入审批范围,留下了监管空白。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注册登记的教育咨询类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与教育部门的信息互通,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盲区。提高早教机构违法成本,引入市场退出机制,严把每一关,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发挥社区医院作用 让临终关怀服务“触手可及”
子女不在身边,失能不能自理,对于这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难上加难。如何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地度过晚年?许洪玲建议,在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许洪玲说,在具体的实践中,临终关怀服务还存在着很大差距,首先,开展临终关怀的机构数量少;其次,临终关怀服务的人力资源不足。
“应借势而为,利用社区医院离老人近的便利条件,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力度,让临终关怀服务不再遥不可及。”许洪玲建议,政府应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私营、合资、独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参与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完善临终关怀服务的各项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探索志愿者参与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新模式,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本社区医院参与具体的临终关怀工作,并记录服务时间,当志愿者本人或者亲属需要照护时可向社区提出申请,参照所提供的照护时间由社区安排调配偿还或进行一定经济补偿,这种新的志愿者组织方式既为他人和自己减少了后顾之忧,同时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人力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韩雯 刘平 孟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