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房如今成为垃圾分类服务驿站。记者崔引摄
矗立在港务新村主干道边上的独栋二层小楼自带“穿越”属性:一楼门面是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驿站,二楼外墙仍保留了颇具年代感的马赛克瓷砖。
对这样一栋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楼,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而是“回收利用”,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和一群人……
曾经的垃圾房,如今成垃圾分类服务驿站
这栋小楼坐落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海港社区港务新村主干道边上,贴着马赛克瓷砖的外墙一下“暴露”了它的“年纪”。
港务新村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原宁波港务局职工居住区。居民陈秋云在这里住了将近40年。据她回忆,这栋小楼原来是垃圾房。
“你看楼边上有个楼梯,人走上去,从洞口把垃圾丢到一楼。一楼平时是封闭的,清运垃圾时才会打开。”
2009年,港务新村正式移交招宝山街道属地管理,成立海港社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小楼结束了它作为垃圾房的历史使命,一度被用来堆放杂物。
直到2019年,小楼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驿站。
驿站的桌子上竖着一块牌子,从“分类知识培训”到“变废为宝制作”,从“党员志愿服务”到“积分有礼兑换”、“有害垃圾收集”……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活动。
小楼一旁,粉刷一新的废旧轮胎、废弃自行车“凹”出了一个乡村田园的“造型”,也为老小区平添了几分时髦的气息。
海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董俊美说,因为建成年代久远,小区的部分绿化老化,“多亏社区花卉协会的志愿者帮忙”。
“这里连出租房也特别吃香”
港务新村是海港社区面积最大、户数最多的居民小区,有居民1700多户。像垃圾分类服务驿站这样的“点睛之笔”还有不少。
在其中一栋居民楼旁的树荫下,有几把公园里常见的木质长椅。
过去,居民下楼聊天需要自备椅凳。“一来不方便,二来大大小小的椅子看起来也不整洁,我们干脆在这里添了些长椅。”董俊美说,蛮受居民欢迎的。
在港务新村,创意点亮的不止是角落,就像社区楼群党支部书记包国芬形容的:“一走进这里,就给人一种很敞亮的感觉。”
从外墙粉刷到水电气改造,从路面平整到绿化升级……包国芬1997年入住港务新村,眼看着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亲家母2003年来时,还嫌弃我们小区脏乱差,前两天再来,连连夸赞我们小区是高档小区,还说‘房价贵是有道理的’。”说起自家小区,陈秋云忍不住多夸两句,“我们这里的出租房也特别吃香,环境干净、温馨。”
被“点亮”的角落背后的基层治理之道
从垃圾房到长椅,已经40多岁的港务新村丝毫不见“中年的油腻”,反而迸发出质朴、清新的勃勃生机,前不久还被评为省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
董俊美说,“军功章”的一大半要归功于住在小区里的居民。
2006年,陈绪民刚搬到港务新村时,居住环境有不少“槽点”。“原来这条路坑坑洼洼的,遇到下雨天,一步一个水坑。”他指着垃圾分类服务驿站门口平坦的水泥路说。
“小区是我家,整洁靠大家”,这句口号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真要付诸实践却不容易。
原先住在后大街社区的陈绪民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搬到港务新村后,他初心不改,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目前是垃圾分类督导员。
港务新村共有8个垃圾投放点位,陈绪民的督导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把每个垃圾桶都翻上一遍,将居民没有分仔细的垃圾重新分类。
除了港务新村,他每天督导的范围还包括海港社区的其他小区。早上7点半出门,常常要忙到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4组电瓶的电动自行车充一次电顶多只能开一天。
小区刚开始推进垃圾分类时,党员、居民志愿者冲在第一线,每天早晚各花一个小时桶边督导、入户指导,一干就是两个月,风雨无阻。
“一开始有些人不理解,各种抱怨比较多,大家感觉挺委屈的。”包国芬说,前后花了差不多半年,大家慢慢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看到这些变化,感觉很自豪,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像陈绪民、包国芬、孙秋云这样热心居民的带领下,一个“居民自治服务体系”在港务新村逐渐形成,“社区需要帮忙,只要说一声,志愿者们就会自己安排好人手。”董俊美说。
镇海区人大代表丁纪芬也住在港务新村。她说:“除了热心居民比较多,社区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也大大鼓励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小区的广玉兰、香樟树长得又高又密,影响采光,修剪又需要跟相关部门沟通,社区一次次去联系,不厌其烦。”
“小区部分地段地势低洼,遇到台风、下雨时常积水,社工们每天都回来打卡,了解情况。”
“以前居民没地方晒衣服、被褥,有的直接摊在绿化带上,有的自备衣架晒在路边,看起来不雅观,社区及时在适当的地方安装了晾衣架。”
“社区和居民之间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良性互动,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丁纪芬说。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通讯员罗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