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对2020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予以表彰的通报》,全文如下。
各区县(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2020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继续保持机制不变、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继续巩固2019“营商环境优化年”成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决策部署,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产业项目、一手抓营商环境,以办事群众、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标准,紧盯最优标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流程再造和科技赋能为手段,着力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务实推进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和优化,各地区和各级各部门涌现了一批务实改革创新的优秀案例。为进一步发挥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服务市场主体,助力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对2020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予以表彰通报:
一、出台中部地区首部省会城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优化办)会同市司法局细化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研究借鉴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有关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长沙特色和实际,出台中部地区首部省会城市营商环境制度化文件《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坚持以市场主体感受为首要评价标准,固化长沙近年来实践证明有效、市场主体认可的优化营商环境特色做法,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包含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四方面内容的有关政策措施,标志着长沙市营商环境建设步入法治化新轨道。
二、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推进有力、保障有序,护航营商环境。市发展改革委迅速成立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选派11名干部,驻点33家省市防疫物资生产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保证其按时投产达产。协调友好城市、贸促会、红十字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广泛发动捐赠,10多家单位捐赠防控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夯实物资保障,累计采购口罩2345.2万个、红外线体温计22970支、防护服16174套、隔离衣13653件、84消毒液2120公斤、酒精360公斤等防控物资,向全市140多个部门单位和市场发放(投放),采取线上预约、线下购买方式向市场投放平价口罩,日投放量从3万只逐步增加至76万只,经过近100天的市场投放,截至5月18日,一次性医用口罩价格从疫情初期的4元/只左右回落到1.2元/只,保障全市物资供应,全市防疫物资实现了产量倍增、发放规范、供应充足、价格回归正常的目标,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精准出台复工复产惠企政策并兑现落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长沙市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并设立惠企政策落实服务专员和就近办责任人,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物流口岸办等部门配套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形成“1+N”的惠企政策体系。为强化政策兑现力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专窗,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办件,实现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派驻专员入驻市政务中心窗口,积极服务。目前全市各区县(市)、园区共开设24个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专窗,窗口受理事项涵盖省级事项27项、市级事项29项,涉及财政奖补、税费优惠等7大类。截至6月初,全市复工复产政策兑现总办件量为39220件,惠及企业36065家,缓缴各类费用金额6.08亿元,减免各类费用金额3.31亿元,财政奖补金额15.8亿元。
四、水电气生产要素有效保障,疫情期间不断供。发生疫情以来,水电气企业严格执行“欠费不断供”措施,全面保障企业与居民的生产生活要素供给。市水业集团对1486家单位、8.38万户个人用户共计4993.9万元水费采取欠费不停水措施。长沙供电公司对10.4万户居民共1015.87万元电费采取欠费不停电措施,助力610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缓催电费890.03万元。新奥燃气公司对企业欠费17338元不停供,并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在燃气价格上给予优惠,有效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五、服务企业,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用工需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急组成61支援企招工小分队赴全省贫困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将上门招工与就业扶贫紧密结合,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宣传、进村入户对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输送,直接为长沙各企业招聘1.2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434人。通过动员引导、搭建平台,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累计招聘近6.57万人。招工工作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以及省、市各主流媒体报道推介。
六、多措并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护航中小微企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加强落实与国开行、农发行的合作协议,发放贷款310.63亿元;拟申报发行企业债券总计269.05亿元,目前已获批46.2亿元,发行境外债1.5亿美元;通过直贷+转贷模式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以及复工复产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贷款支持,目前第一批118家入围企业已授信6亿元,发放贷款4.8亿元,多渠道扶持企业发展。市政府金融办积极协调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推动落实重点防疫领域优惠利率贷款政策,支持9家全国性银行和长沙银行、长沙农商行、华融湘江银行3家地方银行向省级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名单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截至6月10日,12家银行机构对长沙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190.9亿元,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4%,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七、力推“互联网+税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举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减免收取社会保障费52亿元,市税务局对受疫情影响在规定纳税申报期限内无法办理纳税申报或缴税有特殊困难的,依法及时办理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税,截至5月31日,全市共有711户纳税人申请延期缴纳税款91.75亿元。市税务局依托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进一步拓展网上办税缴费事项范围,实现纳税人90%以上的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扩大发票领用和发票代开“网上办、自助办、邮寄送、线上签”的覆盖面,推出电子税务局发票领用和发票代开免费邮寄服务,让纳税人办税更快捷、更省心、更高效。
#p#分页标题#e#八、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不停歇,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命线”。长沙是疫情期间全国仅有的4个中欧班列“天班”城市并实现逆势增长。截至6月15日,中欧班列(长沙)共发运班列181列,发运15720个国际标准集装箱、货值7.42亿美元、货重12.58万吨。市物流口岸办积极调控,抢开国际货运航线,开通长沙至香港、烈日、达卡、胡志明、莫斯科等6条定期和长沙至纽约等2条不定期国际货运航线,有力保障了国际物流通道畅通。
九、市场准入企业开办持续优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可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的方式,当场即可领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市场监管局自实施改革以来,全市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各类食品经营许可超万件,企业轻松实现“准入即准营”。同时,继续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免费办”,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印章刻制免费。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共111万户,同比增长14.28%。
十、不动产推出移动网签+转移登记全线上办理。5月28日,长沙不动产APP正式上线,推行不见面审批,即买卖双方可通过线上核验购房资格、发起网签申请、填写申请材料、签订网签合同、填写事项问询、完成线上缴税缴费,实现网签、缴税、缴费、登记、领证全流程线上自助办理,通过将人脸识别、移动电子签名、短信平台、移动缴税嵌入系统,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提高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安全。真正将“群众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路”。
十一、大力推进24小时不打烊政务建设。岳麓区3月27日率先建成全市城区首家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并启动运营,后由点及面在全市全面铺开,各区县你追我赶,增加区域特色和服务内涵。如开福区打造“芙蓉路上政务服务不灭的明灯”;天心区引进全省首台婚姻登记自助终端;望城区融入雷锋元素,引进了全市首台智能政务服务工作台,推出“清茶解渴、凉茶解暑、自助解困、帮代办解惑”的“四解”服务等。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大厅打破“5×8”小时工作时间限制,实现“7×24”小时服务“不打烊”, 可实现企业登记、税务办理、社会保障、交通违法处理、驾驶员体检、车管业务、水电气等与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自助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构建了政务服务新格局、新生态。
十二、芙蓉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全省首家“5G+智慧”政务大厅。通过实施政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增设24小时自助区、8小时自助区、办事休候区、综合服务区共400余平方米,大厅5G网络实现全覆盖,可免费使用高速Wi-Fi,让环境更舒适。打造“AI智能秒办”系统,率先全省推出行政许可“智慧审批”服务、“卫生行政许可”等一批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秒批”,推动政务事项由“一件事一次办”向“一件事一秒办”升级,让审批更高效。面向办事企业、群众开放机关大院立体停车场,提供免费停车服务。依托“蓉易办”智慧平台,实现大厅所有事项从查询、挂号、排队、评价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十三、天心区推出全省首个区县级智慧营商综合服务平台及掌上服务小程序。平台通过整合企业数据库、地理信息库、惠企政策库资源,联动85812345“帮我帮有事找政府”24小时服务企业专线,为企业提供涵盖惠企政策咨询申报、诉求一站式办理、应用场景产销对接、企业地图三维展示、风险防控预警、招商资源推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服务、融资服务、企业通讯录十大板块的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目前平台已注册企业1043家,推送政策信息613条,项目申报信息109条。今年以来解决企业各类诉求241项。特别是疫情期间,产销平台帮助113家企业采购了近50万元防疫物资,使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十四、岳麓区开发建设“岳麓政策通”微信小程序,拓展“24小时不打烊”政策服务。“政策通”包含了看通知、读政策、报项目、阅公示等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申报、兑现全流程、移动端、全天候服务,实现企业指尖报、部门指尖审,政策兑现从线下向线上转变,24小时全天候受理,进一步优化了审核流程,部分项目可实现“企业即报、部门即申、领导即批、奖励即兑”。同时,“岳麓政策通”还与“长沙扶持通”平台互联互通,减少企业申报材料,让信息多跑路,促进惠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十五、开福区创建楼宇政企服务站,升级“楼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楼宇政企服务站是政企共建、场地共用、信息共享型公共服务平台,开福区采取“4+6”模式覆盖全区重点商务楼宇,培育以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服务、软件信息、医疗健康、工程咨询等为重点的特色楼宇、专业楼宇,并将每周二定为 “企业服务日”,由开福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所辖街道、楼宇物业、第三方平台现场集中为企业咨询答疑,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服务。2019年开福区税收过千万元楼宇42栋,过五千万元楼宇20栋,过亿元楼宇11栋,楼宇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50%。
十六、雨花区率先全省实行“企业注销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着力改革优化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这一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的制度机制,3月份雨花区率先全省实行企业开办双通道“即办”改革,开办企业2小时内完成,通过“三减”+“并联”举措,推出市场放管服改革暨企业注销综合窗,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压时限,将企业普通注销压缩至10个工作日办结,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了“简易注销全程网办、一次都不用跑,普通注销部门联动、一窗告知、最多跑一次”,解决“市场进入容易,退出难”问题,促进市场进出自如,良性循环。
#p#分页标题#e#十七、望城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创新“四零采购”。通过搭建平台畅互联(组建线下“企业之家”、推广线上“云端服务”),精准服务促融合(依托“组团入企”“定向相亲”“集体婚礼”),合作协同提质效(支持采购协同、丰富采购内容、扩大采购半径三种方式),打造以“零障碍、零仓储、零物流、零障碍”为核心的“四零”采购模式,支持企业“互为生产车间”,促进企业间互采、内采、外采,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已先后促成266家企业达成合作,金额达20亿元以上。
十八、长沙县着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率先全市出台《长沙县人民政府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9条奖补政策,通过采取“一窗登记、分流转办、部门受理、统一反馈”的运行机制,打通惠企政策从部门到企业的绿色通道,并通过在“掌上星沙”和“星沙时报”上开设政策落地专栏、联合中国移动定期为800余家四上企业发送惠企政策宣传短信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缓缴、减免、奖补惠企资金共计4.89亿余元,为企业减免共计2.3亿余元。
十九、浏阳市推进“五零城市”建设。以“零成本开办企业、零证明办理事项、零见面审批服务、零收费园区政务、零干扰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创新推行“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审批力量、优化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对纳入省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38家企业,实行“一对一、全周期”辅导培训,全力助推企业上市发展。
二十、宁乡市推出“市长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由市长接待企业负责人,听取企业发展难题,共同商讨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当场确定工作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明确解决办法,切实实现政企面对面的“你问我答、你呼我应”。该活动今年已开展4 场,共解决楚天科技等14家重点企业涉及用地和供电保障、公共交通服务等22个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二十一、长沙高新区创新机制助推企业上市。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形成“柳枝行动、雏鹰计划、瞪羚企业、拟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企业全周期的产业扶持链条,搭建“信用麓谷”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为后续金融资本跟进提供精准参考。全省首创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近三年帮助6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超20亿元;今年上半年威胜信息科创板上市成功、圣湘生物科创板IPO过会、安克创新创业板注册制发行获受理,另有3家以上企业上市可期,境内外上市企业45家,占全省上市企业三分之一。
二十二、长沙经开区打造湖南省首个审批权限全集中改革案例。通过派驻改内设,将原派驻园区的国土、规划、工商、质监等市直驻区机构全部成建制划为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办事不再“两头跑”;通过委托改授权,将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管等市直部门30项权限,由委托派驻机构改为直接授权管委会行使,服务不再“往上跑”;通过分散改集中,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等原分散在8个部门的75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盖章不再“多处跑”,为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打造了样板。
二十三、宁乡经开区入区项目实行“全程帮代办”。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机制,成立产业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指挥部,组建8个项目服务帮扶小分队,出台《“产业项目建设年”争先创优活动实施办法》,推行项目领衔制、问题交办制、限时办结制、督查考核制、讲评通报制等“五制”,为入区项目提供全流程、全过程、全要素的个性化服务。共计服务项目40余个,服务事项400余批次。
二十四、浏阳经开区推出联合验收,提高政务服务便捷度。出台《浏阳经开区(高新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实施方案》。园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从受理、验收到送达文件实施高效的“全程统一”,将竣工验收阶段总时限压缩为8个工作日。推进“三即”改革落地,实现领照即开业,交房即交证,交地即开工。
二十五、望城经开区有效整合资源,激发产业活力。出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扶持办法》,从购房优惠、租金装修、资质奖励、研发创新、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14条“硬核”激励政策,加快以“大智物云”为主的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发展,出台《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产业扶持办法》,盘活土地170多亩,出台园区《工业地产平台招商扶持办法(试行)》,充分整合园区工业地产和平台资源。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再接再厉、创新改革,希望各地区、各级各单位主动对标先进,加强互学互鉴,务实改革创新,深入实施2020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和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持续推进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为创建中部标杆、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特此通报。
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