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骆怡文
2019年2月,我和爱人被派到云南省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支教,帮助提升当地特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那时,我和爱人刚办完婚礼不到一个月。我们把这次支教当作一份特殊的新婚礼物,感谢学校让我们夫妻俩有幸成为教育扶贫的一份子,参与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
怒江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的人们淳朴热情。初来乍到的我们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姐姐”“大哥哥”。
所谓扶贫先扶智,有效提升怒江特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夫妻俩推行了“五步工作法”:即带一个示范班、每人每月举办一场讲座、分领域每周开展一次实操培训、每人上一节示范课、不定时推门听课。通过理论、实操、观摩等一系列举措,让怒江特校的老师在学习和研讨中收获满满。
在校内帮扶之余,我们受怒江州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邀请,来到泸水市鲁掌镇中心学校进行教育扶贫巡回指导。令我们惊讶的是,这次培训除所在的鲁掌完小的教师现场听讲外,全镇其他教师均通过珠海市香洲区捐赠的智慧平台远程收看。虽然小镇地处高山之上,交通不便,但先进的科技跨越崇山峻岭,让知识惠及大山里的每一位教师。
支教期间,我们还探访了一户从山上搬迁下来的特殊儿童家庭。
5月的六库已经热得像夏天,见到小智(化名)的时候,他还穿着毛衣。我们让傈僳族老师当翻译,劝小智换一件夏天的衣服。但爸爸回答说,这件毛衣是小智唯一的一件衣服。小智一家六口人中,爸爸为轻度智力障碍(有残疾证),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们认为妈妈和小智也可能为智力落后(母亲无户口并母子均无残疾证)。针对这样的家庭,国家按每户每人20平方米的标准给他们分配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家里除衣物外,家具用品全部由政府购置配备,逢年过节,当地主管部门还会送米送油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负责扶贫驻点的工作人员会给孩子们安排上学,帮大人找到合适的工作,扶贫也扶志,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简单的测评过后,我们认为小智的情况符合入学标准,安排其9月入学。经过商讨,安置点的工作人员会解决他的生活费用及周末上下学接送问题。
关于支教的故事,道不尽也说不完。教学全方位指导、参与统筹助残日活动、上山送教、劝访辍学儿童……我们把所会所能倾注在这方淳朴之地,我们希望这里的特殊儿童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希望怒江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全国几百万扶贫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眼见过疾苦,也看到了希望。怒江山高水险,自然条件恶劣,但全国各地的扶贫人员迎难而上,会聚于此,同怒江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建设怒江,向着幸福进发。
上一篇: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