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在少儿培养上,应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走正常路径,别因出现几个童星的成功案例,就“一窝蜂”似的把孩子往“成名”“成星”的路上赶,毕竟培养童星最后能出名的寥寥无几。
在少儿培养上,应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走正常路径,别因出现几个童星的成功案例,就“一窝蜂”似的把孩子往“成名”“成星”的路上赶,毕竟培养童星最后能出名的寥寥无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中小演员、小主持人和小模特的广泛关注,大批少儿演艺类培训机构趁势崛起,吸引着爸爸妈妈们的眼球。然而,此类培训也隐藏着诸多问题。据统计,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深圳市消委会接到293宗少儿演艺类培训投诉,仅今年一季度就有34宗。
前些日子,一段童模被母亲狠踹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将一直饱受争议的童模、童星培训行业拉入大众视野。而今,深圳市消委会接到的293宗少儿演艺类培训投诉,则再度把公众的目光往该行业的乱象聚焦。
从投诉内容上看,少儿演艺类培训行业乱象主要表现在虚假宣传和培训资质良莠不齐。如前者,经营者多打着与知名电视台某少儿栏目或剧组合作的幌子,声称聘请演艺从业人员为少儿授课后,选拔表现优秀的少儿向电视台栏目或剧组输送小主持、小模特、小嘉宾和小演员,引诱消费者一步步“入坑”。而消费者签完合同缴完费后,接受培训的少儿却并未有机会参与所宣传合作机构的活动,授课人员也与宣传不符,且授课内容杂乱无章、毫无体系……把消费者玩弄于股掌之间。面对消费者提出的退费或提升培训服务质量等诉求,经营者还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或拒绝,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
而那些缺乏资质,师资不济的培训机构,更是误人子弟,不仅让家长的钱白花,更让少儿的功白练。因为学艺术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以学音乐为例,如果老师在教的时候音准出现问题,学生一旦“听坏”了耳朵,用几倍的时间都未必能调整得过来。孩子初学时,如果学的是“伪艺术”很可能将贻害终生。
少儿演艺类培训消费陷阱防不胜防,相关职能部门要动起来,把那些忽悠、哄骗甚至欺诈消费者的培训机构,纳入监管视野,重拳整治,特别是对办学资质、师资、安全等方面要严加把控,让市场更规范。
当然,作为消费者,在少儿培养上,应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走正常路径,别因出现几个童星的成功案例,就“一窝蜂”似的把孩子往“成名”“成星”的路上赶,毕竟培养童星最后能出名的寥寥无几。理性选择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被功利左右,才能绕过不法经营者利用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设置的少儿演艺类培训消费陷阱。(谢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