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没亮,开车十小时,早饭午饭都没吃,一斤一斤、一分一分地谈价钱,省下小一万块钱,“占了天大的便宜”——这是哪家的老板?
来了3000份订单,冒雪开夜路,撞了车,醒来货品包装上全是血,心里却在惦记能不能按时送货——这是哪位创业者?
台风来袭,一片片庄稼倒地,双脚在庄稼地里一遍遍“轧”过,捡回每一粒落下的粮食——这是哪里的农民?
给孩子们煮鸡蛋,斗智斗勇找回逃课的二鬼,看着孩子们干净的小手小脸呵呵直笑——这是谁的家长?
浑浊的眼里流下清亮的泪,“他对我太好了”“他把我们当父母一样关心”“我舍不得他”——这是谁的儿子?
他们,有着不同的面孔,却叫同一个名字——第一书记。
8年,近1亿人脱贫,这份“人类减贫史奇迹”的背后,离不开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血汗支撑。
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联合原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杂志社,打造系列微纪录片《第一书记》,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写下动人“情诗”。细腻入微的刻画,感人至深的故事,引无数网友竞“追剧”,全网浏览量突破5.5亿次,还将拍成电影,在大荧幕上将“第一书记”的故事传得更远。
《第一书记》的故事背后,还有好故事。
又真又美:新闻的灵魂+电影的外表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们这些美好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些关于奉献的故事。”
这是《第一书记》最后一集的最后一行字幕,也是团队创作的初心。
依托于新华社遍布全国的采编网络与原国务院扶贫办的材料,创作团队从100多位第一书记中“忍痛割爱”选出代表,自2019年10月起,历时一年多,拍摄以他们为主角的纪录片。
如何将硬核主题拍得柔软可亲、打动人心?团队决定给予这部纪录片“新闻的灵魂”和“电影的外表”。
新闻的灵魂,是为真实。“真实的经历,地里长出来的情感,和村民泡出来的血肉联系,才具有打动观者的力量。”团队成员魏骅说。
纪录片里,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在西藏日喀则尼辖乡宗措村驻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的带领下,村民发展珠峰绵羊养殖,村里终于有了赚钱的产业。分红时,村民捧着一张张百元钞票,脸上每一道沟沟坎坎里都是笑意。
片子里也有迎面而来的打击:去年,黑龙江遭遇罕见的台风灾害,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上升乡上升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路跟着村民一起,抢救一片狼藉的庄稼地。“能把粮食扶起来,就把老百姓的信心扶起来了。”
王路的这一“金句”,让团队成员、曾任新华社驻贵州石阡扶贫工作队队长的田朝晖深有感触:“王路书记总把一粒粮食说成‘一滴粮食’,他真是把庄稼当作农民的血汗,才会与大家‘一滴一滴’地捡拾粮食,一滴都不愿丢在地里。”
同样在扶贫一线奋斗过,田朝晖懂得驻村书记们的“难”。“选派精兵强将去攻克贫困堡垒,往往需要第一书记以一己之力改变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观念。”
纪录片没有回避这一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原驻村第一书记胡小明满腔热情去村民家做工作,村民见他上门,却摆摆手,招待一顿“闭门羹”。“要从思想深处去了解他们。”胡小明给村里建幼儿园,让孩子不再因不会普通话而成绩不好、厌学;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下一代可以不像祖祖辈辈只能“放牛放羊”过一生,“不读书就是聋子,就是瞎子”;鼓励孩子们“读更多的书,受更高的教育,再回来建设家乡、引领家乡”。
纪录片中还有广东阳春新坡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鉴权这位汉子的眼泪,河南周口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倩这位柔弱姑娘的鲜血,和黄文秀、冯永成、文伟红、王新法、王秋婷、杨正清、曾翙翔、王新杰、曾红梅、龙俊等第一书记或扶贫干部的牺牲……
“他们是改变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英雄,也是一个脑袋一双手的普通人。”导演任杰说,“我们没有把书记们当作‘高大全’的‘脸谱人’去拍,而是平视他们,尊重他们的喜乐与成绩,也尊重他们的苦恼和坎坷。这部片子不是他们的政绩宣传片,而是他们的情感记录簿。”
而电影的外表,是为美感。迎着朝阳阔步向前的身影,浓雾笼罩下的山间小路,情感迸发时欲说还休的唇部颤动,随着画面或澎湃或潺潺如水的配乐……这部纪录片用电影的质感,时刻抓紧观众的心。
“视觉语言、配乐语言的全部小心思,都是为了让观众更能理解第一书记的内心世界,与第一书记共情。”团队成员朴文琳说。
为了讲好书记们的故事,不计付出,甚至不顾安危
最早被这部纪录片中的书记们感染的,是纪录片的“初始观众”——摄制团队。
“摄制组从三五个人,发展到三十余人,清一色的‘90后’。”任杰说,“大家刚开始只把拍摄当任务,后来就变成,为了讲好书记的故事可以不计付出。”
甚至不顾安危。
在大凉山,摄制组的车在盘山路上遭遇泥石流,本就狭窄危险的山路被砸出大坑。执行导演单飞不慎跌落,摔伤了膝盖和鼻骨。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设备没坏吧?”
山路挂在峭壁上,没有栏杆,旁边直接就是悬崖。而过去,连这条路都没有。
“大伤”也不下火线,在单飞的要求下,他坐着轮椅,坚持继续拍摄。“因为漏拍了一个理想中的镜头,他又摇着轮椅返回村子,拍到满意才走。”同事回忆。
听说有同事为了取景跑高上低,任杰出于安全的考虑,反问同事:“为什么不用无人机拍摄呢?”
过后他才知道,自己问了一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原来,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风速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无人机无法正常使用。摄影师刘齐宝、朱海胤等6人克服高原反应、饮食不适,硬是拍出了旺青罗布书记带领全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跨越”故事,以及高原冷月、绵羊齐奔等美丽又珍贵的画面。
“在宗措村拍摄时,正赶上小羊要出生,摄影师就跟着书记一起等待新生命的到来。天太冷,书记就把自己的衣服披在羊妈妈身上,摄影师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挨着冻,给新生命多一分护佑。”团队成员刘兆伟讲道。
纪录片里,村民的一颦一笑只是一幕,而这一幕发生之前,团队又花了多少心思?团队为了记录,花了数十天的心思,而驻村数年的扶贫干部们又费了多少心血,让村民的一颦变成一笑?
“好的纪录片是用时间和心血泡出来的,精彩、理想的画面是从大量平淡、‘无用’的素材中开出的花。”任杰说,“扶贫干部们的辛苦要放大许多倍,功德也无量。”
在一条全是酒铺的巷子上,如何突出自家的酒香?
10TB的素材,上百版修改意见,数十次对片子“动刀”……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让团队都“患上强迫症”。“我们是拿着放大镜挑刺儿,一个疑点和不足都不放过。”朴文琳说。
有了好片子,不能单等着它“自发光”,还得让它有足够的吸引力。可脱贫攻坚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主题,就像置身于一条全是酒铺的巷子,每家都飘出酒香,不管巷子深不深,都嗅不出谁家酒香了。
“我们使了很多套路满满的小招数,只为让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多看我一眼。”团队成员康薇“狡黠”一笑。
团队设计的主海报上,一条路通向远山,一个向前的箭头指引着脚下的方向,标语是化用自流行歌曲的“没有撤退可言”。
#p#分页标题#e#而第1集的海报发布1小时后,新华社微信公号上的阅读量还不到5万,这在以往,推送完十几分钟阅读量就能10万+。怎么了?怎么了?团队不淡定了,立刻坐下来复盘。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海报“泄露”的信息太多了。“村民”字样、扶贫干部的形象,让网友一望便知主题,没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所以从第2集开始,海报立刻换了风格,讲究“含而不露”。文案slogan化、做成海报的标题,每一集做主角的第一书记也以背影、远景或局部特写出现,把大画幅留给他们的工作场景。
“我们希望不要一眼就被网友看透,觉得我们是来明晃晃地‘传播正能量’甚至是来‘宣讲’。”康薇说,“我们想要先勾起网友的兴趣,让好奇多飞一会儿。”
传播数据站在了团队这边——《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在新华社客户端创了纪录:从预告片到每一集,播放量集集1000万+,头一天创下的新高,再被第二天的“姊妹篇”超越。最高一集播放量突破1300万,也成为新华社客户端的流量“高峰”。除了新华社社内奖项,还荣膺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光年杯”,并获评“建党百周年公益影片”。
“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会随身带些钱,帮扶困难群众。可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团队成员李放说,“如果能通过这部纪录片影响无穷的远方,带动无数的人们,来关心扶贫干部,关心农村发展,那是多大的力量啊!”
团队拧成一股绳,打造出来的才是“拳头产品”。全国上下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就能无往而不胜!(王若辰)
下一篇:电视剧网络出海讲述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