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作家居住地·丽江古城”“十月作家居住地·西双版纳”近日相继落户云南,“十月作家居住地”目前已遍布海内外,共9处。“十月作家居住地”开创了集作家交流、版权交易、图书展示于一体的新模式,其海外项目得到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充分肯定,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
“我们致力于组织作家独自异地生活体验,力求团结优秀作家,获得他们的最新作品独家版权,聚拢更多中外文坛的生力军,为文学出版储备丰厚资源。”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依托“十月”文学品牌资源 搭建新型交流平台
“‘十月作家居住地’是十月文学院于2015年策划运营的亮点工程,是依托‘十月’文学品牌多年积淀的文学资源和作家资源,精心搭建的新型‘品牌文学’工作平台。”曲仲介绍说。
曲仲告诉记者,“十月作家居住地”目前在海内外设立9处“居住地”,包括布拉格、爱丁堡、加德满都、北京、拉萨、李庄、武夷山、丽江古城、西双版纳。3年多来,先后有作家吴雨初、马原、韩少功、余华、叶广芩、苏童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作家刘庆邦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加德满都”,作家徐则臣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爱丁堡”,青年作家文珍、美国翻译家托马斯·莫兰先后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拉萨”,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武夷山”,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丽江古城”和“十月作家居住地·西双版纳”。
目前已经设立的9处“十月作家居住地”,是十月文学院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考察,审核合作方资质,最终确定的。曲仲表示:“十月文学院与合作方在‘十月作家居住地’文化品牌的建设维护、推广宣传,以及推动入住作家创作交流、活动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聚拢高端文化资源 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渠道
“‘十月作家居住地’是北京出版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出版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十月文学院的创作项目延展地。”曲仲告诉记者,通过组织作家前往“居住地”生活体验,为作家营造别样的思考与创作空间,并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活动,“十月作家居住地”已成为中国文学“深耕”和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作为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爱丁堡”的首位中国作家,徐则臣在入住期间,和当地汉学家聊天,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做交流,深入爱丁堡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对此,他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机会,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文明中,充分深入对方的文化和生活的细节里。
“海外‘十月作家居住地’聚拢‘居住地’的高端文化资源,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渠道,有针对性地联络当地出版人、翻译家,具体有效地推介中国和北京优秀文艺作品的海外传播。”曲仲说,作家入住期间,“十月作家居住地”组织开展多项文化交流与品牌推广活动,如举办读者见面会、主题演讲等,并安排作家深入当地文学界、翻译界、出版界、名校(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等)开展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作家作品和“十月”品牌的海外传播。
同时,通过“居住地”平台,推动“十月”文学成果的海外译介传播和国际版权合作,已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捷克实现版权输出,成为“十月作家居住地”的平台辐射成果。在海外开设“十月”图书专柜(伦敦、加德满都),展示集团精品出版及“十月”品牌成果。
加强整体规划布局 打造个性特色深耕多元发展
面对各处如火如荼建设的“十月作家居住地”,针对其未来发展规划,曲仲表示,北京出版集团要进一步加强“十月作家居住地”整体规划布局,推进“居住地”建设和多元化发展。“继续推进既有‘十月作家居住地’的建设发展,并通过周密考察与选择,在国内外合适地点拓展新的‘居住地’,不断完善‘居住地’整体布局,让‘居住地’在‘十月’品牌推广和资源拓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继续拓展开辟新的‘居住地’平台和项目,我们还要深化‘居住地’的整体规划和项目管理。”曲仲告诉记者,北京出版集团要定期选派著名作家入住海外各“居住地”,加强作家对于当地重要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争取条件,继续促进“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的发展成熟,重点加强“十月作家居住地·爱丁堡”的平台建设和项目开发;有针对性地联系当地翻译家和出版人,具体有效地推介作家作品,进一步加强“十月”品牌及文学成果的海外推广。
如何促进“居住地”的规范化建设和多元化发展?“我们要根据每个‘居住地’的条件和优势,打造每个‘居住地’的个性特色,实现‘居住地’的多元化发展。”曲仲举例说道,爱丁堡“居住地”与“国际创意写作”潮流相结合,武夷山“居住地”将与“茶文化”相结合,丽江古城“居住地”与“‘一带一路’多民族文化”相结合,西双版纳“居住地”将探索“作家书院”的新合作模式。“我们要以‘居住地’为据点,辐射周边,强化每个‘居住地’的辐射效应。”
“依托‘十月作家居住地’,北京出版集团积极探索走出去新途径。”据曲仲透露,北京出版集团计划建设“十月文学翻译版权交流平台”,与“北京出版交流周”等开展合作,促进“十月”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与版权输出。(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