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备考中,除了复杂多变的面试题目让考生无所适从以外,脑中往往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想,那就是竞争对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么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自然特别想知道竞争对手的情况。中公教育建议大家要这样对待竞争对手。
然而,很多考生对于竞争对手的关心是过度的,甚至到了难以入眠的地步,这样的情况便会影响到我们面试的心态。具体来讲,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不知道对手的情况,只知道自己是守擂或逆袭。这个时候忧虑的是领先几分才保险,生怕被逆袭,或者落后三分逆袭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二是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知道他的工作经历或者公考的经历,这个时候忧虑的是人家经验如此丰富、如此优秀,自己恐怕没有什么希望,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三是竞争对手就在眼前,甚至在同一个地方培训。这个时候便焦虑得寝食难安,天天想着去一探究竟,看看竞争对手的面试水平如何。面对自己的答题,总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如果了解到竞争对手后能发愤图强,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倒是一件好事。可惜的是,太多的考生被竞争对手所累,自信心受到打击,在患得患失中迎来了失败的结果。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竞争对手呢,这真的是个问题。本文就从旁观者的角度给广大考生一些建议,希望能治好“竞争对手综合症”。
首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笔试分差。笔试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要把目光聚焦到当下的面试学习中。如果我们笔试领先很多,那么面试备考就需要更加努力,才不辜负这个笔试分数,才能使成功的概率进一步加大。要知道,以笔试第一和面试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才配得上优秀二字。如果我们笔试落后很多,那更应该加倍努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全力以赴背水一战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要知道,只要我们面试水平高,再大的分差也都可能被逆袭。在以往的面试考场上,曾经出现过面试一百分满分的案例。试想,考官为什么会给满分,他的想法就是不管你笔试有多差,就是要定你了。
其次,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对手的经历。对手经历丰富并不代表面试水平高,这个没有必然的关系。结构化面试比拼的不是经历,而是对面试题的理解,这和普通企业的面试有巨大的区别。而考生看竞争对手,往往是把对手看高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像我们的中学时代,总觉得隔壁班比自己班要好;就像普天下的父母,总觉得邻居家的孩子比自家孩子好。
最后,面对竞争对手,要实现良性的竞争。如果竞争对手就在眼前,我们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考场上是竞争对手,生活中甚至可以成为好朋友,如果对手确实比自己优秀而成功上岸,那我们也完全可以甘拜下风来年再战。当我们摆正心态之后,其实反过来就给了对手很大的压力,这便是以柔克刚。
因此,中公教育提醒广大考生,正确看待竞争对手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