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在社会上引起了对“ 互怼型”亲子关系的讨论。“付出这么多,都是为了 你!”“我做这么多,还不是为你好!”这是被许多父 母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令子女不堪其重负的“亲情魔 咒”,一些子女烦不胜烦,甚至因此与父母针锋相对 ——“她不希望看到什么,我就做什么。”
另一边, ,“留守父母”们为了得到儿女更多关注,也在“花 式作妖”:“女儿不让我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 我就非买不可;女儿不让我参加那些低价的老年旅游 团,我就偏要去……这样才能让她有那么一点点会想 到,生活中还有我这个妈。”
亲子,本来是血缘最近感情最深的关系,也正是因 为关系太过紧密而天然缺乏边界感。特别是父母一 方,往往不能意识到孩子在作为子女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将孩子私有化的后果就是随之暴涨的控制欲。
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价值观下, 也就忽视了对子女独立人格的尊重和认同。其实, 父母们应当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面对越来越独立 的孩子,如果最终只能凭一句“我是你妈(爸)” 来保住自己眼中的权威,那么也就无异于一种感情 绑架,进而陷于“互怼型”亲子关系的泥沼中。
另 一方面,作为子女也不能忽视对父母的关心。独立 不代表与父母“失联”。如今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 ,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可以通过电话、语音和 视频实现陪伴。多倾听他们的需求,给予父母更多关心和耐心,父母们所谓“花式作妖”的行为自然 会减少,因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父 母会真心想给孩子找麻烦。
总之,亲子关系应该是在独立的人之间建立的关系 ,亲密还需“有间”,双方应该有适当的边界感, 父母们必须学会解开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爱之绳索 ”,子女们更有责任拔出爸妈心中的“孤独之剑” ,只有双方相互理解,把握好爱的边界,才能终结 “互怼“,让亲情归位,让爱回家!(编辑:杨建楠)
上一篇:泉州晚报数字报·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