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学习成为影响亲子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前几天我们报道了一则新闻,说南京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在辅导女儿作业时动怒诱发中风。有调查显示,学习成为影响亲子关系的最主要因素,那么这样的调查结果会给我们的父母带来哪些思考?
在网络上,有家长辅导功课时戏称:“怀疑孩子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孩子也会吐槽家长:一陪写作业,上一秒亲妈,下一秒后妈。甚至有网友表示,辅导功课,几乎成为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的火药桶,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其实,这种吐槽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根据课题组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相较于美日韩三国,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发生过冲突的最多,占82.1%,而冲突发生的主要方面,在学习上占到55.8%。在学习方面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中国学生比其他三国多了11到20个百分点。为什么一开始辅导作业家长就容易情绪失控,家长们在辅导过程中又该如何避免情绪化,和孩子之间产生分歧呢?
北京汇文第一小学四年级一班班主任 张昕宇:小孩的心理特点就是希望能得到大人的肯定,那么当孩子仅仅有一点想法的时候,家长就要给予肯定,这样他有自信了,思维会更活跃,他就愿意继续去想去思考。
此外,有专家表示,是否需要陪写作业要因人而异。父母看到一丁点的错误就忍不住去纠正、反复唠叨,那么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失控,孩子一直处在担心恐惧之中,学习效率也不会好。更关键的是,一旦如此,孩子产生了依赖性,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父母要将更多的自主权留给孩子,只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引导他。自己不容易生气,孩子还能锻炼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实际上,孩子对父母情感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他不需要父母说太多的话,甚至父母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在孩子情感上都会有影响,这种感受又会积累成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抵触,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父母之间情感上面的冲突,要比知识上的对错更加尖锐,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避免过度的情感使用。
调查还显示,中国中小学生家庭的亲子交流状况不太理想。由于受思维定式影响,有57.5%中国中小学生曾在上网查资料时被父母误解为玩游戏,而听孩子倾述烦恼的中国父母最少,仅占71.5%,比其他三国低15至19个百分点。因此有专家指出,亲子关系的质量有赖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以及相互认同。改善亲子沟通状况,需要家长们既要有客观的认知,又需要充足的智慧。
【新闻观察:陪娃写作业热对抗的冷思考】
这几天,两条“陪孩子写作业,大人急到送医院”在朋友圈火了。辅导孩子学习竟然成为父母和孩子冲突的火药桶,对此,你怎么看?
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辅导孩子做作业,血压升高,鸡飞狗跳,严重者影响夫妻和睦,让家庭不得安宁,这大概就是很多年轻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的真实写照。虽然都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心平气和有耐心地引导与分析,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情绪,也连带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格的养成。
冲突的根源是什么?还是那句老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待和要求,不是从培养孩子兴趣的角度,而是从考高分的角度来辅导孩子学习,反而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学习兴趣,不惜视力下降、体格虚弱、心理抑郁、人际关系生硬、更别提审美情趣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会走向成功吗?
我觉得很多成功父母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其深度介入孩子的学习过程,倒不如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给他们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自信和勇气,进而培养出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新闻中出现的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