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邮轮经济一直处于稳步发展趋势。在国内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提高,而邮轮经济的发展还将在各方面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
隶属上海吴淞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宝山区邮轮产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邮轮经济借企业为载体以成熟的姿态作出的全新尝试。
三个“服务于”树立行业标杆
20人的团队也能是精兵悍将
上海邮轮中心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游客资源为依托,以促进邮轮产业集聚、服务邮轮经济发展为目标,借助“互联网+”模式,力求打造一个创新的“智慧邮轮旅游服务平台”,从而推动区域内邮轮产业相关资源聚集,助力邮轮产业跨越发展。
蔡钟明坦言,上海游轮中心是一个20人的初创团队,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开拓更多业务,“这也体现了我们服务于游轮游客,服务于游轮企业,服务于邮轮经济产业发展三个服务于的宗旨。所以我们可以做的东西特别多,但在我们的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能不能激发团队优势,做有亮点的东西,并把优势业务继续做深做透,在内部流程方面,我们也必须做到尽量精简,把大量时间花在讨论研究上面。”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上海邮轮中心通过整合线上、线下邮轮产业资源,建立了以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初步搭建起了邮轮游客数据信息平台和邮轮融媒体中心,成功完成国家交通运输部邮轮船票制度试点工作任务。
欲戴其冠 必承其重
3年是一个人才激励周期
从2016年成立之初,上海邮轮中心就开始实行长期人才激励计划,以3年为一个目标定期,将个人的成长激励和业务达成的完成度密切关联,引导关键岗位员工为实现公司长期目标而不懈努力。
蔡钟明告诉记者:“随着三年来的一些我们的慢慢的业务的推进的话,我们也在做一些管理制度上一些调整,然后通过诸如人员岗位的调动,或是新员工的引入,慢慢将基础管理构架设置好。”
蔡钟明告诉记者,邮轮中心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的团队年龄层基本上是85后,管理层甚至还有90后,对于他们来说,相较其他同龄人而言,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同时我们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希望他们能够担起责任,所以用人方面是比较谨慎的,我们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特色,挖掘个人的潜力,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给与其自主发挥的空间,配合我们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让他们得到加速成长。”
“在我们邮轮中心2016年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一个咨询公司对于我们整个管理构架做了相关的设计,所以在公司成立初创团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也有这样的制度,对于每个人的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包括对他的相关培养,都有制度可遵循。”上海邮轮中心副总经理、上海吴淞口水上国旅执行董事、中共上海吴淞口开发有限公司第三支部书记蔡钟明显得底气十足。
起跑就是冲刺 开局便是决胜
有加速度的发展才是有战斗力的
在上海邮轮中心有一本“内部秘籍”——员工不再被固化在某一职能里,每个部门都有很多“虚拟组织”,把部门工作拆分为几大类关键项目,员工们围绕项目开展工作,让每位员工在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给与他们足够的资源、平台、空间和自由去领导项目小组不断前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同时也增加了员工之间的工作协同能力。这是上海邮轮中心以20人小团队之力撬动邮轮经济的硬气“内核”。
“我们一直认为不能拔苗助长,但是适当的加速对于公司来讲,对于整个团队来讲是比较迫切的一个任务,这是整个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最终需求,要求我们不能按部就班走,我们需要有加速度的发展,把整个团队打造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有冲劲的有梦想的团队。所以我们在往这方面去努力探索,这些经验是经过实践检测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18年,上海邮轮中心又启动“青蓝人才训练营”计划,筛选具有发展潜力、积极要求进步的员工,建立培养体系,落实考核机制和配套政策。以实现人才梯队建设系统,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力量。
同年,上海邮轮中心整合上海吴淞口水上国际旅行社形成上海吴淞口投资(集团)邮轮旅游事业部,全年实现营收1789万元。这个20人的小团队有个大野心。“未来将在邮轮行业数据采集、邮轮船票销售、公共服务、邮轮文化推广普及、邮轮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等方面,我们还讲积极发挥着助力作用。”对于这个团队的建设,蔡钟明心里的宏伟蓝图早已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