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翻倍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终于挖到金矿】今日,国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登录科创板,上市首日即暴涨212.4%,报收212.40元,市值849.81亿。在经历过一级市场遇冷、港股上市折戟后,寒武纪终于找到了能为自己提供资金的地方。寒武纪的成功让一众“AI独角兽”们看到了曙光。(时代周报)
今日,国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登录科创板,上市首日即暴涨212.4%,报收212.40元,市值849.81亿。中签的股民每签可赚14801元。
在经历过一级市场遇冷、港股上市折戟后,寒武纪终于找到了能为自己提供资金的地方。寒武纪的成功让一众“AI独角兽”们看到了曙光,在一级市场的风口过去后,它们中的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很久没有融资紧张,处于缺钱状态。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已经亏损16亿,据创始人介绍,未来3-5年仍然需要30亿到60亿的资金用于研发。在答卷方面,在与华为短暂合作了一代芯片后,寒武纪即遭抛弃,其学习平台则完全无法撼动英伟达的统治地位。
对于投资了寒武纪的VC来说,退出的时机终于到来。寒武纪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77.92%,占据了今天科创板超过50%的交易额。即便是最后一轮以222亿元估值进入寒武纪的,最高也收获了近3倍的回报。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64.39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发行后股本总额为4.001亿股,发行后公司市值为257.62亿元
一级市场砸不动了
成立于2016年的寒武纪已经经历了6轮融资,IPO前估值高达到222亿元,是国内名副其实的AI芯片独角兽。
寒武纪融资历程
招股书显示,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8,070.04万元、-4,104.65万元和-117,898.56万元。3年累计亏损16亿元。
寒武纪目前主营业务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三大业务线。其中,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100.00% 和99.99%。这三年的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02.52万元和 44,393.85万元。
也就是说,在亏损16亿的情况下,寒武纪的营收最高的一年为2019年的4.4亿元。
而这4.4亿,也不是来自市场竞争。2019年4月25日,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计算机所签订合作协议,寒武纪为中科曙光的服务器提供算力。当年度向中科曙光销售了6384万元的智能加速卡,基本上是用于横琴项目。
横琴项目一期已经在2019年6月建设完成,二期正在建设中,直接由寒武纪承建,给寒武纪带来了2亿元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收入。但这两亿元并不是实打实的收入,寒武纪还需要向服务器厂商采购服务器整机,再将提供底层算力的智能加速卡放进去,一并交付。
寒武纪一定程度上算是中科院计算机所孵化出来的一家公司,陈天石、陈云霁等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科院“龙芯一号”的核心研发团队。目前中科院也是持有寒武纪18%股份的二股东。在承接第二期项目时,寒武纪就向中科院系统的另一家公司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采购了8110万元的服务器。
除去珠海横琴外,寒武纪的第二大客户也是政府部门,为西安沣东的直属单位西咸新区管委会。
“一级市场已经‘砸’了很多钱,也有退出的要求,接下来需要社会资本接力,帮助优秀的公司加速产品和商业化闭环。”联想创投的合伙人宋春雨说道。作为知名独角兽捕手,联想创投已成功“捕获”两家 AI 领域“准上市”公司——旷视科技和寒武纪。
一级市场投资明显冷静
一位即便在许多AI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后,仍然拒绝跟投AI初创公司的VC表示:“最近我们有收到很多AI头部企业的所谓商业计划,或者他们的融资资料,不夸张讲,这些公司我们之前投不起,但现在他们有的估值根本没涨,有些甚至还跌得很严重。”
“任何一家基金投AI芯片公司都不会低于500万人民币。一个两三亿的基金一亏亏个500万,都挺难赚回来的。”他补充道。
另一位主做PE轮的投资人则表示,所谓的AI独角兽在一级市场已经不可能融到大钱了,就算再有融资公布大部分也是靠老股东“抬一手”,保住估值。上市几乎已经成为唯一选择,不但能融到钱继续烧,还能回馈老投资者。
“如果他们在二级市场的整体公司估值下降,还可以甩锅给整体二级市场的不景气,甩锅给一些宏观政策的影响。因为大家都上市后,你的股票不好,我也不好,整个板块都不好,那不是我的问题。”该投资人表示。
寒武纪港股招股书一经披露就引发广泛争议。一位VC评价道:“在自由市场最成功的一次生意,只有从华为那里收取的移动端IP授权费。但很快,华为就用自研替代品补足了这个‘小短板’。”
#p#分页标题#e#“如果要我投,可能就短期博弈一把,然后立刻出来。”一名主要在二级市场运作的华南基金合伙人告诉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
市场形势严峻
在目前的AI芯片市场上,CPU、GPU、ASIC、FPGA等后起之秀在不断的蚕食原本属于英特尔至强一家独大的服务器芯片位置。
从芯片性能上来看,ASIC只针对单一场景,速度很快,GPU的性能以面积和功耗为代价,理论上ASIC性能优于GPU,但ASIC研发较慢,大部分时间无法跟上市场需求。
目前的云端、企业级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中,排名前四位的公有云厂商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阿里云的上万余个实例类型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不基于英伟达GPU加速。
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专家徐可写道:“AI训练芯片的研发难度更高,目前还是GPU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主要是英伟达围绕自己的GPU已经构建了丰富的软件生态。其他ASIC或FPGA在硬件指标上可能占据优势,但在生态上比英伟达还落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原因。”
更何况,ASIC这种占据优势只是“可能”,目前英伟达的定制化ASIC芯片价格为2.48美元/小时,而最初的设计者谷歌的定制化ASIC芯片价格为8美元/小时。
英伟达基本统治市场
2018年10月10日,华为推出了自己的AI解决方案和昇腾910、昇腾310两款AI芯片。对于和寒武纪的合作,CEO徐直军直言:“华为需要的是从云到边缘、到端、到各种物联网终端,全场景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架构,要能实现极致的功耗需求、极致的算力需求全覆盖。寒武纪的也很好,但是没法支持我们所需要的全场景。”
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则回应道:“目前与华为的合作仍在继续,而华为发布的峰值性能16T的昇腾310和寒武纪今年5月发布的128T峰值的MLU100没有竞争,因为两者场景不同——前者主要是边缘端,而后者是云端,峰值性能也不同。”
从陈天石的回应来看,寒武纪将主战场放在了上文提到的服务器加速芯片上,也就是说未来将于英伟达争夺市场。
“寒武纪做的不错的,如果这个行业有谁能赚到钱,那就只能是寒武纪了。”一名AI芯片行业的创业者说。
营收寥寥、巨额亏损的寒武纪,已经是国内目前这条赛道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了。
自身产品也不硬
根据寒武纪官网披露的消息,目前寒武纪以深耕ASIC为主,其思元270-S4型号芯片专注于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
一位半导体供应链人士评价寒武纪的产品:“几亿十几亿的亏,其实也说明了产品的认可程度。”他举了个例子称,寒武纪2019年的产品,说是对标英伟达的服务器级别处理器T4,但是实际还不如前一代的V4。“产品能力比华为差远了,华为好歹是做到一个产品上真的能够跟一流选手对抗,甚至做的比别人好,这家可不是。”
在目前服务器AI芯片市场上,如果产品能够做得和英伟达的GPU一模一样,那两者比的是软件生态,英伟达完胜。如果做得甚至不如英伟达,那就只剩下“国产替代”这唯一一个卖点了。
除去为数据中心服务的服务器级芯片,寒武纪另一大拳头产品为智能终端芯片。该产品的高光时刻为为华为麒麟970芯片提供NPU(神经网络单元)当中的AI核心架构。但970芯片为人诟病功耗高、发热严重,有IT界人士对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说:“一堆做高端算法的大神可能很难做这种消费级别芯片吧,功耗高的要死。”
据可靠消息透露,华为980仍使用了部分寒武纪的技术,但华为对此绝口不提,在宣传中没有任何体现。麒麟990、810芯片则直接弃用寒武纪方案,选择自研芯片。
麒麟990上的“AI”已经与寒武纪无关了,寒武纪也失去了自由市场上的唯一大单
失去华为后,国内手机厂商基本没有自研芯片的业务,寒武纪想跟ARM一样通过IP授权盈利几无可能。出海竞争则希望更加渺茫,ARM和高通基本已经将市场填补完毕。
在2017年1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寒武纪提出的公司发展目标是:“3年内占领10亿智能AI终端,占领中国云端高性能芯片1/3市场份额。”
3年过去了,英伟达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也许骗骗外行吧,业内人士大多清楚,但谁也不会去说破。”一名主投半导体行业的私募基金主理人说。
科创板成救命稻草
新鼎资本创始人张驰表示,“着急上市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股东有退出路径,二是希望成为第一家 AI 芯片上市公司,以抢得先机营销提高影响力,便于业务扩展。”
他强调,寒武纪的优势在于“全内资”,最大的优势在于“进口替代”。
从科创板IPO申请,到获得上交所受理,到成功过会,寒武纪仅用时68天,创下了今年以来科创板过会企业的最快速度。
#p#分页标题#e#此前的“AI”四小龙,商汤科技因为有外资,主攻港交所;旷视在港交所的表已经失效了,还未等来敲钟的一刻。依图则依靠老股东的又一轮“抬轿”,仍然在一级市场挣扎。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可谓率先“上岸”。
科创板上市的第二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寒武纪显然能够轻松达到。
今年以来,成功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无一不收获暴涨。在一级市场人工智能“风口”上创立的寒武纪,终于在“千金买马骨”时代的科创板上找到了出路。预计看到这一幕的AI公司和投资人,接下来会扎堆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中芯国际今日同样上涨2.78%,报收79.2元,换手率达到21.82%,市值达5870亿。但港股中芯国际则跌3.79%,报收27.90港币,市值仅有2068亿元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