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三金”工程,搭建“四个平台”,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长三角核心区苏锡常都市圈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关键,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学院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长三角核心区苏锡常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建设模块化课程为突破口,扎实做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明确建设方向,
重点服务苏锡常都市圈核心支柱产业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紧紧把握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战略部署,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积极融入苏锡常都市圈产业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团队建设。
学院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办学经验和资源实力,发挥学院现代装备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现代服务业等强势专业群以及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实力雄厚优势,面向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苏锡常都市圈核心支柱产业,明确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方向。
推进“三金”工程,
明确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任务
“金种子”结构化教学团队培育工程。树立教师协同发展理念,创建校内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协同,校外的教师与企业、行业机构之间的协同。培育“金种子”教学创新团队,实施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引领示范全校教学团队建设。
“金资源”模块化课程教材开发工程。围绕苏锡常都市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精准发力,联合企业建设开放共享的课程与培训项目,多渠道推进“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颗粒化可组合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群)等“金资源”开发与积累。明确课程教材开发标准,要求融入思政、双创、劳动教育元素以及“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编写了《智能制造系统项目式教程》《Mastercam 2018数控编程综合案例教程》等19部省级重点教材,以及《UG CAD/CAM项目案例实训教程》《机械创新设计》等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金课堂”项目式教学模式推广工程。推动“课堂革命”,突出学生主体、强调教师主导,坚持成果导向、行动导向,实践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等教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按照企业项目实施过程重构教学流程,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重点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选择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动画等恰当的教学资源和组织形式,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效助力今年疫情期间的“战疫课堂”有序开展。据学院课程平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面实施的“线上教学”开课率达100%,教师充分利用课程平台、钉钉直播等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并完成预定授课任务,等质等效地全面完成了疫情期间各项教学任务。
搭建“四个平台”,
支撑团队双师能力提升
校企教学共同体平台建设。创新“校地联盟、园校合作、院企融合”的合作新模式,促进政行企校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为校企教学共同体搭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特色共享、品牌共享的教育教学创新平台。携手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和灵通展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推进省级产教融合示范性企业建设,成立金旺智能制造学院、瑞峰智能制造学院等企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重点培育,鼓励交叉融合,校所企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进一步优化科研创新生态软环境、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建混编科研团队,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牵头组建常州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服务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和创新需求。学院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生产线,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促使学院逐步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伴跑者”甚至是“领跑者”。在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联合校企深度合作企业申报的科技成果成绩斐然,孙斐教授参与的项目《小型挖掘机用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获二等奖,吴志强教授参与的项目《具有感知智能的工业混联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三等奖,获奖总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
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333” 双创教育体系,打造“创客—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成果孵化链条,构建“双创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服务、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转化”六位一体校内外协同的大学生双创实践教育中心,形成依托专业、对接产业、内外整合、课程普及、实践强化、全要素服务、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职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启动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二期建设,政行企校共建钣金工艺技术联合培训中心和多轴加工工艺协同创新中心。为区域内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成人学历、非学历教育等服务,提升学院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劲松表示:“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苏锡常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既是高职院校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建设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缪昌武 陈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