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晚上7时,小王挺着大肚子晃晃悠悠来到办公室,因为同在一个单位的丈夫今天加班,为省时间,她在食堂简单吃过晚饭就来了。怀孕已经6个月的她,不知怎的,最近总是打嗝、恶心。眼看着首装培训即将开始,作为训练系统研制攻关团队的一员,她的心焦灼又激动,“这可是检验国内第一套现代化训练系统研制成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样想着,小王“咕咚咕咚”喝下几口水,忍着难受,开启了持续已久的晚间工作模式。
这是一场硬仗……
统筹先行
基于客户需求和发展趋势,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彻底改变了以往“教材理论培训+机上技能训练”的二级培训模式,参照借鉴国内外军民机培训体系,创建了全新的“理论教学+虚拟程序训练+模拟器技能训练+机上实习”四级渐进式培训模式,实现了对空地勤人员体系化、直观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培训。
这是一项综合多专业、多单位的急迫任务。在这项堪称“国内首次”的培训体系建设任务中,其重头戏就是实现专业化的培训手段——一体化训练系统研制。结合任务特点,研发中心综合保障、结构、系统诸多专业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在顶层需求模糊、任务节点紧迫、无研制经验借鉴等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发挥各专业优势,精诚团结、集智攻关。
任务下达初期,大量的统筹协调工作着实让团队费了番功夫。训练系统规划、研制技术协调、训练实施方案、场所部署等大大小小的协调事项接踵而至,团队项目主管在全局关注系统研制各个环节之外,主动与上级机关沟通,合理调配现有技术资源,对训练保障工作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方案和节点风险评估。
汇报会现场,部队首长对训练保障方案的连连称赞,大大提振了研制团队的信心。大家心里明白,这是一场提升研发中心型号研制培训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激烈战斗,加入团队就意味着勇于承受和付出。
不眠之夜
时钟指向了晚上11时。训练系统协调间依然灯火通明,大家正在虚拟座舱里进行空勤正常操作程序的课程训练效果测试。
“刚才飞机落地时,提示框还是显示有问题,虚拟教官需要重新做。”有过飞行经验的恩喜扮演虚拟飞机学员的角色进行操作,其他成员密切关注着四块显示器的变化。
“引导提示框的显示位置可以放到左边,这样不影响学员视线。”
“旋钮做完动作,响应时间是不是有点慢?这里需要添加教学提示吗?”
……
训练系统研制期间,团队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作为一项开创性工作,团队“教研组”首先联合各专业,开展理论教学系统的研制。从课目规划与确认、要求制定与宣贯、脚本编写与修改、审查与完善,一直到动画制作,在近一年时间内,团队完成了300余个课目课件的制作,为多媒体教学奠定了基础。
虚拟训练作为理论和技能训练的过渡阶段,其设计课程、规划系统、实现仿真、集成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给团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让用户更好地适应训练环境,团队人员下足了功夫:训练科目环境配置、设计脚本、数据库编写、虚拟座舱测试……几轮测试修订、修订再测试之后,科目才算完成。其中,飞行管理系统仿真是整个航电系统的大脑。工作两年多的小刘和团队一起,以办公室为家,3个月内编写了10多万行代码,先后模拟了操作系统的通信、调度等功能及庞大复杂的机电系统,并最终完成了各分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架构搭建。
同时,维修训练模拟器也是全国首次研制,其座舱设备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研制团队找准突破口,在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协议制定基础上,采用大容量数据分布式数采系统,保证了的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让这个地勤技能训练平台发挥了作用。
经过多轮上级领导考察和用户体验试用,训练系统获得了肯定和一致好评。目前,各阶段培训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团队成员仍然奔波在教研组织、硬件完善和学员学习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大家觉得,有这样一个团结奋战的集体,就更有信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好培训任务。
上一篇:市强戒所组织青年民警开展拓展训练
下一篇:拓展训练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