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红岭创投这一“刚兑创始人”提出了“去刚兑”的发展愿景,再一次把“去担保化”推向了舆论浪尖。
景象依然是熟悉的模样:平台运营者说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投资人在评论里破口大骂、以分手相要挟。
去担保化是不是平台在推卸责任?
在这里不妨阴险地推测,积极推动“去担保化”的平台大概有两类。一类是真的“担保”不起了,想赶快把风险扔给投资人然后自己脱身,这一部分平台可以说挺幼稚,因为即使去担保,也应该画一个线,这个线之后的投资才可以不担保,之前的应该按照之前的规则来。另外一类就是对金融和P2P都有深入认识的人士,他们看清了行业本质以及知道行业要健康长远发展要走的必然路径,他们实际上是讲真话的一拨人。那些以“兜底”承诺为幌子玩旁氏的平台,是不敢提“去担保”三个字的,因为这直接宣告他们会因为被挤兑而土崩瓦解。对于第二类,实际上给了投资人一个信号,这些平台在刚兑环境下敢于积极推动去刚兑,说明他们有这个实力控制坏账率和避免挤兑,这类平台在投资安全度上可以加分。
目前去担保化的条件不充分?
我认为只要一件事情是对的,就没有外部条件合不合适这一说。好多人已经接受“去刚兑是行业的发展必然”这个观点,但是却认为“目前不具备去刚兑的条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假如,就在今天,全国的平台都宣布不在提供担保,结果是什么?很多不能承担风险的投资人撤了,一些庞氏骗局由于尽早崩盘而没能发展成更严重的后果。由于不担保,整个行业的平均预期年化利率又涨到20%左右,有风险承受能力和相应投资技巧的投资人继续投资,减去坏账率,可能有12%的回报。也就是说,去担保化挤出了不合格的平台,也挤出了不合格的投资人。这是一个双赢局面,何来条件不成熟?
去担保化后投资人会不会损失惨重?
实际上,去担保不仅对行业有利,对投资人也是有利的(估计此处会激起很多人的骂街欲)。去担保之后,可能会有少量投资人因为没有投资技巧(比如不懂分散)而遭受损失,但是从整体上看,肯定是损失的总额减少了。因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e租宝、大大、中晋等大雷是在什么环境下孕育的?就是在刚兑环境下,投资人选平台而不选标也不懂分散这种畸形投资模式下孕育出来的。去刚兑后,旁氏骗局的生存空间会大大被挤压,被骗的人会大大减少,所以说,去担保化后投资人不会损失惨重,而是投资踩雷的可能性更小了!
集合投资是个什么鬼?
去担保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去担保后,不仅行业更健康了,系统风险降低了,而且通过相应的投资配套制度,投资人的预期年化收益可能不降反升,集合投资或许就是关键的一个配套制度。所谓的集合投资,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法则”,就是“分散投资”。也就是投资人一投就是投一个债权集合,而不是直接投资成千上万的资金给某一个借款人。举一个数据上的例子,假如某投资人打算投10万的本金。在非集合投资的模式下,他可能把这10万块投了10个标,每个标 10000,当有两个借款人违约的时候,他已经赔本了。但是假如他借给了1000个人呢?每个标只投了100块,即时有100个人出现违约,他的本金基本上不会遭受损失。
事实上,即使在信用环境发展非常完善的美国,也就是P2P的发源地之一,个人直接出借资金给另外的个人这种投资模式也是非常少见的。在美国的P2P市场,机构投资者占到80%以上的份额。因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能够专业低选取大批量借款人,并且把资金分散投资到这些借款人身上。这种集合投资模式真正做到了大数法则的原理,通过专业挑选和分散投资这种机制保证了投资的安全性。当然了,集合投资也是一种投资,当遭遇极度恶劣的市场环境的时候,坏账率可能覆盖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就是说也有可能赔钱的,最终亏损的也是加入集合的出资人,虽然这种几率比较小。是的,可能我一直投资网贷的这种做法就是错的!
如今在中国出现的网贷基金模式,本质上就是集合投资的一种,通过这种专业的基金投资模式,预期年化收益可能降低,但是基本上没有降到负预期年化收益的可能性。或许,这就是将来网贷投资的主流模式。
最后,想以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方式,预期年化收益是我享受,但是风险是别人承担的。
拓展阅读
投资P2P 你更愿意相信大数据还是经验
“三马”或将掌握网贷行业的未来
监管新政下 对P2P平台的评级该如何参考
希财网网贷(www.csai.cn/p2p)是一个专业的p2p网贷信息 服务门户,网站提供最新、最全的p2p网贷资讯,汇聚了国内权威的p2p网贷产品。更多p2p网贷信息欢迎关注希财网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