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武汉城市气质、工业互联网、货币政策、返校复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傅才武:武汉的文化属性与城市性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认为,武汉封城两个多月,武汉人民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武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和荆楚文化的核心区,兼有“北雄南秀”的文化属性。第一,武汉文化继承了荆楚文化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精神内核。第二,南北文化交汇、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培养了武汉人的创新精神。第三,商业化经济方式塑造了武汉人乐观豁达、不保守不排外的心态。此外,“大江大湖”造就了武汉雄阔的城市性格。第一,天文、地理、水文和人文等因素塑造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符号和江城印象。第二,历史上民族重大事件的“武汉在场”,构筑了武汉人和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第三,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塑造了生生不息的内生力量。第四,商业性功能城市造就了流动、开放和包容的市民文化。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军:切实加强工业智联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认为,当前,制造业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在行业内,工业互联网可以打通企业—供应链—行业数据链;在行业间,工业互联网可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促进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从而推动形成数字驱动和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为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奠定基础。适应新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切实加强工业智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引领全球制造业重大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计,优先布局若干工业智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培育基于工业智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构建一批工业智联网重大应用系统。再次,建设工业智联网开源开放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业智联网创新型人才。
摘编自《人民日报》
【丁茂战: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货币政策导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丁茂战表示,为了因应国内外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坚持正确的货币政策导向,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首先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用好已经部署的专项信贷额度。其次要减轻综合融资成本负担,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进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经济发展。第三要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作用,要畅通传导机制,把已出台的政策用足用好,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作用。
摘编自《经济日报》
【张雨强:有条不紊制定返校复学后的教学措施】
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张雨强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进度。如何补齐总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的学业要求,是开学复课后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工作。要有条不紊地制定返校复学后的教学措施。首先,要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诊断,检测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等“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效果,为复学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反馈信息。其次,要根据诊断结果确定如何进行复学前后的教学衔接,教学衔接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衔接,更应是包含学习方式与习惯、心理状态等的全面衔接。第三,要整体安排本学期教学计划,并与学年教学计划相协调。第四,要妥善处理暑假与周末,虽然不建议取消暑假,但或许可以根据地区与学校的教学实际适当压缩暑假时长。返校复学后的学校教学工作要做到“三区别”“三不能”,即不同学段要区别对待,不同内容要区别处理,不同学科要区别对待;不能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不能大幅增加教师工作量,不能影响下学期的正常教学安排。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许先春: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许先春表示,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我们首先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其次要科学判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要立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实际,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同时着眼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第三要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提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集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落实最严格要求,强化制度执行力。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武鹏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