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以往冯小刚电影上映前的热闹劲,《只有芸知道》低调许多,倒是和电影本身的基调挺符合。说起来,冯小刚导演可不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因此,这还真是件新鲜事。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年纪大了,心肠软了,想拍一些简单的故事。就比如,他的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
起初,我听闻冯导的自白,观看本片的预告,心中不禁猜想,莫非,“老炮儿”打算在艺术风格上进行转型,准备走向“返璞归真”?张艺谋的《长城》《影》里,仍有挥之不去的团体操味道,陈凯歌的《妖猫传》还沉浸在华丽的宫廷幻想里,若是冯导愿意浮华散尽,找寻初心,倒不失为好事一桩。
《只有芸知道》海报
可看起来,事情并不是这样。《只有芸知道》拥有一个文艺无比的片名,也犯了许多不怎么成功的文艺片的通病,那就是空洞、虚浮。
电影的宣传语是纪念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大概是为了做到名副其实,本片打一开头,就呈现出一种用力过猛的态势。人物关系都还没搞清,观众都还没有进入状态,电影就忙不迭地开始煽情。主题曲、配乐、台词,轮番登场,唯恐坐在影院里的我们不能被感动。
至于木心的诗歌,唉,这都9102年了,还在用这么几句连文艺青年都觉得腻歪的“从前的日子慢”呢。
不过话说回来,本片确实慢,叙事节奏慢到何种程度呢?在观影过程中,我至少看了四五次时间。说实话,这样“痛苦”的观影经历,真是久违了。
《只有芸知道》剧照
必须要说明的是,不必将此归咎于影片的题材。取材于真实故事不是问题,叙事过程缺乏戏剧冲突不是问题,平平淡淡的艺术风格更不是问题,本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和当下生活的疏离感上。
撇开本片刻意打乱的时间线和倒叙、插叙的手法,罗芸和隋东风的爱情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两人在奥克兰相识、相知、相爱、结婚,这一段的重要人物是林太;两人转战克莱德,经营一家中餐馆,在一间幽静的大房子里共同生活,这一段的重要人物是麦林达;两人返回奥克兰,罗芸重病去世。
应该说,这样的故事当然不是不能拍好,但本片从头到尾都像极了文艺青年口中念叨的“诗与远方”。在异国他乡租房子,就认识了一生所爱;去赌场赌了一把,就决定结婚;去克莱德开餐馆,立马生意兴隆;想看极光,立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总之,大家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情,这对爱侣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只有芸知道》剧照
只是,在当地生活了这么多年,去看个鲸鱼,怎么就成了女主完不成的愿望了?这个本应成为影片情感最高潮的段落,反倒让人有些想不明白。
既然是“诗与远方”,自然也就免去了现实生活里的种种烦恼。这倒不是说,罗芸和隋东风的爱情故事里一定要有多少狗血,安排多少磨难。只是,有一些对当事人来说很浪漫、很温馨的细节,很难让身为局外人的观众感同身受。比方说,在床头挂一幅鲸鱼的广告,或者在许愿时许了可能伤害爱人的愿望,多多少少都让人感到女主有一点“作”。
于是,本片像极了导演无时无刻不忘展示的异国风光,虽然美丽,但缺少灵魂。隋东风和罗芸到底为何相爱?到底为何能做到相濡以沫?难道只是因为两人的颜值都很高?我始终没有找到深刻、合理的人物行为动机。就像不久前上映的《大约在冬季》,当一部爱情电影难以解释男女主人公相爱的理由时,作品就会无法避免地转向空洞和虚浮。
《只有芸知道》剧照
空洞到何种程度呢?影片许多情节,都可有可无。一位可能吸了毒的醉汉,在餐厅里大吃霸王餐,在遭到阻拦时差点拔枪相向。这让我差点以为,女主要在这里遭遇不测,结果呢,罗芸、隋东风和麦林达同时妥协,此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知道这个段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只是为了表现麦林达和男女主人公的亲近关系吗?或许,类似情节真的来源于故事原型,但它们带来的,绝不是真实生活的质感。
其实,本片倒是一点也不缺少佳句。徐帆饰演的林太,在祝福一对新人成婚时,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怀念起故去的爱人。在我看来,这一段落反倒比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动人。因为,她在经历人生的磨难之后,仍然愿意相信感情的真挚,愿意为一对年轻人的生活着想。
冯小刚在《只有芸知道》片场
冯小刚导演的功力,也没有退步。罗芸坐在隋东风的自行车上,镜头没有拍摄她的表情,反而对准了她的腿,一些细微的动作,就表现了在两人之间流淌的情愫。在预告片中就出现的撒骨灰镜头,同样值得点赞。导演没有拍摄隋东风此时可能悲痛欲绝的表情,而是用一只手的慢动作把不舍、痛苦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只可惜,冯导还是没想明白,拍一个简单的故事,不是要把渗透在其中的情感也简单化了。遥想几年前的冯小刚,还是一位不肯向生活低头的“老炮儿”,可如今的他,老态毕现,尤其是在本片缓慢至极的镜头语言里。“衰老”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再和生活死磕,用“想开了”进行自我安慰。可是,罗芸和隋东风的“诗与远方”,真的应该成为冯小刚导演的艺术总结吗?
好在,本片当然不会是冯导的最后一部。但愿,本片不会成为“老炮儿”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不管拍得好拍得差,我还是认为,冯导不应该再将大把时间花费在此类影片上了。
罗芸和隋东风的扮演者,杨采钰和黄轩,总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起《芳华》。这更像是一种隐喻——曾经令人唏嘘不已的激情岁月,真到了“诗与远方”,也免不了一天天平庸、无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