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最后的守护者
runsly
04-15
0

明末,后金军进犯宁远,企图打开直通关内的通道。当时,在明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足以代表了后金军的战力。但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宁远门外,硬是数年内寸步难行,在他们面前,同样有一支军队,甚至比他们还要恐怖的军队,这就是明朝最后的荣耀守护者——关宁铁骑。

说起关宁铁骑的创立,是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过去凡有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部队外,这些客兵常常战斗力很弱。

一是万里来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

二是家不在此,打起仗难有保家卫国的意识;

三是南方兵不适应于骑兵作战。故袁崇焕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南(江南〕兵脆弱”。

在袁崇焕眼里,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关系、且多善骑的辽人最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

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了战争的前台。按说,他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何以会当上军队指挥官?好在袁崇焕竟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关宁铁骑在他手里被锤炼成了一支英勇骁战、每战必胜的精锐之师。

关宁铁骑全部使用当时最先进之三眼神铳,极为强横,它是一种可以发射三发子弹的武器 即可远战,也可近战当狼牙棒使。常常几千人追几万多人凶悍可想而知。

宁远大战,1万残兵斗败13万八旗铁骑,许多人并不以为然,认为那是攻防战,大多易守难攻。但宁锦会战,关宁铁骑却实实在在的在野战里打败了满洲八旗。辽东军不过七万人,却铸就了一条让满洲人一筹莫展的宁锦防线。

再后来,满清经蒙古入寇北京,关宁铁骑星夜驰援,九千骑兵硬是在北京城外阻击了近十万八旗军,此战虽有些胜的侥幸,但足以体现关宁铁骑强大的战斗力。

可惜的是,这样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却由于崇祯皇帝的重大失误,杀了袁崇焕而导致哗变,只能是一步步被分化瓦解,结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玉、曹文诏,刘泽清。

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最终被俘,投降了满清。

假如崇祯皇帝用人不疑,袁崇焕不死;假如关宁铁骑誓死报国,有这样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满清能那么容易推翻大明王朝吗?我们只能叹息一句:可恨明朝皇帝自坏长城,遗恨千古。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ww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优质什么时候游泳最减肥合适
人们在生活中想要借助游泳产生最好的减肥效果,通常在早餐后的两个小时...
07-23
优质不吃主食是否损害大脑功...
不吃主食会损害大脑功能,影响到智力问题。人类的大脑需要一定的能量才...
07-22
优质步入老年后,为什么就怕...
出生、死亡、生病、衰老,是人生四大事,也是自然规律,无法逆转,即便...
07-22
优质哪些蔬菜的农药残留最多
菠菜、辣椒、白菜等等蔬菜当中的农药残留是最多的,在日常的生活中选择...
07-22
优质硒对人体的六大作用
硒对人体的六大作用包括了抗氧化、防癌、防治糖尿病、保护人体肝脏、增...
07-22
君子兰图片大全大图(君子兰...
今天小周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君子兰图片大图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07-22

热门资讯

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
名人励志故事张海迪 这是名人励志故事ppt下载,主要介绍了简介;张海迪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_名人故事
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_100...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分享,个人简历 谢家华zappos的创始人之一, 21岁放弃读博机会做...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说我们恶毒,记者:你怎么看待南方系媒体? 胡锡进: 我对南方系媒体很...
故事:楼梯不好走_650字 想当年在东吴大学念书时,杨绛以 洋囡囡 的绰号闻名全校。她是大家闺秀,又是个美人胚子,据说追求者有...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贪婪者",王兴当初并不被认为是团购王座最有力的竞争者。即使在今年年初...
勤俭小故事――季文子_550字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
故事: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