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甘孜4月1日讯(马强 陈丽 ) 自脱贫攻坚以来,藏区小县城炉霍县奋发向上,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的跨越,全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普瓦:不怕疫情影响,我们必须好好学习
这段时间,在家利用手机进行网课学习的洛秋乡易日村阿角益丑心情挺好。原来,她的孙子普瓦这几天可以用手机在网上学习了,普瓦现在是康定初中的一名学生,受疫情影响,普瓦到了开学时间也没能按时去上学,阿角益丑担心孙子落下功课,专程准备了一台手机进行学习,驻村工作队教他在手机上学习功课,看着认真学习的孩子,益丑仿佛看到了希望…
普瓦正在用手机上网课(左一)
“普瓦,你在家要跟着网课好好学习,在手机上学习有什么问题一定到活动室找我们,我们尽全力帮你解决,虽然受疫情影响你不能按时返校学习,但是国家有这样好的政策,一定不要延误了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正在洛秋乡易日村贫困户阿柔家开展走访的驻村工作组成员深情说道。
阿角益丑一家曾因家庭劳动力、生产资料欠缺,家庭收入低于2736元等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县乡村通过各类帮扶,帮助他家实现了脱贫。如今入户路修好了、房子翻新了、惠民政策资金每年人均也有2000多元,加上村里发展的产业所得的分红资金等,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2020年乡上还制定了措施,继续帮助这家实现稳定脱贫。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不懈奋斗,阿角益丑一家现在4个孙子都在学校上学,她们想让下一代不再因为知识而贫穷,看着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都都努力学习,日子也越来越好,益丑笑着说,现在的好日子跟旧社会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这都得感谢中国共产党!益丑的孙子也说将会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所学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回报党的恩情。
自来水通到家门口
曲珍:扶上马送一程,我们也要自己帮自己
经历过家庭巨变的洛秋乡灵龙村多吉曲珍家年初又添置了几样新家具。看着家里新买的柜子,还有崭新的卡垫,多吉曲珍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儿子现在可以打工,小儿子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没有什么困难。”
多吉曲珍又一次回忆,2014年,孩子年幼,老公失踪,自己也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幸好脱贫攻坚政策将她们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县乡党委政府、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助他家修了易地搬迁房、修了路,还发展了养殖产业,3个孩子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自己看病的花销也进行了报销,2019年顺利实现了脱贫……
从贫穷落后,到住进新家。如今,多吉曲珍一家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前,我家住在漏雨漏风的房子里,是共产党给了我们新家,接下来我们要自己努力,自己改变落后的面貌,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多吉曲珍再一次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开展产业培训,送种植技术到家门口
登真:向村民讲历史、谈变化
“近期县上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今天到你家了解情况,你家在2018年实现了脱贫,第一季度护林员的工资已经打到你卡里面了,充翁真玛大学毕业到康定实习还习惯吗?…”正在朱倭镇朱倭镇登真家走访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拥格一如往常开展走村入户工作。
伴随“脱贫攻坚普查和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要求不断落实落地,登真依然“充满活力”,除了免费为村民传授木工手艺外,还主动当起了宣讲员,积极向村民讲历史、说故事、谈变化,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登真常常告诫身边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前我们的路是泥巴路,现在是水泥路,以前我们几天都吃不上一次肉,现在想吃就可以买,以前孩子上学走很久的路,现在区乡都有校车接送……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要记住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近期,炉霍县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全县贫困户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下一步还将按照“排、访、评、录测、补、销”7步全面完成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确保脱贫成效持续稳定。
此外,炉霍县近期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组织指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打好精准脱贫,着力补齐道路、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累计申报储备165个项目,其中基础101个、产业 8个,其他类56个,估算总投资1.92亿元。